体育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更加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寓美于教、寓教于乐,注意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并以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优美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收到“快乐体育”的教学效果,达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需要 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运动美、人体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学中各种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还能在动作、技术、柔韧、力量、韵律等各方面获得美的体验与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运动兴趣。所以培养审美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教师的形象美去吸引学生 “美离不开形象,没有形象这一基本特征,美就无所附丽”。教师的形象美在小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小学生身心快速发展,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师的形象有着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形象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教师要不断完美自我,树立良好的形象。 美的情操:体育教师不仅要热爱体育教学工作,还要有丰富的情感,开朗乐观的性格,并以此影响学生,在对人际关系,处理问题以及对等学生一系列的行为表现中,要体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学中,要体现出自己的主导特征,精神饱满、朝气蓬勃地对等每一次教学。同时,永远保持自己清新的头脑,把握时代的脉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美的语言: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动作要领,用贴切而又形象的比喻,说明抽象的动作概念,使教材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明晰的动作意象,通过形象、生动、有趣味的语言表述,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审美联想,调动已经有的审美经验,而且有助于动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对一些技术动作采用歌、诀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情绪,喧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置身于和谐舒畅的环境中。如在低年级“前滚翻”教学中,用“低头并腿团身紧,头手落点要靠近,头颈肩背依次过,快速蹬地抱膝起”的语言表述,可以使学生在大脑中对动作形成具体意象,了解动作的技术结构,明确动作的时空顺序,有利于较快的掌握技术动作。而教师洪亮、悦耳、优美动作的口令,短促、悠长、委婉起伏的声调,动作与口令完美的和谐统一,则显示了体育教学无穷的韵律和情趣。 美的示范:由于审美教育是直观的形象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示范中,展示给学生的应是美的仪表、美的动作示范。教师着装要整洁,举止要端庄,精神要饱满,动作要准确、熟练、轻快、优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引发学生由欣赏——羡慕——向往——理解——实践——愉悦的心理感应,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2、以教学的设计美去感染学生 体育教学的设计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合理的设计,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认识教学的各种美。 美的情境:俗话说:“触景生情”,环境对人的心理可以产生积极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作用,小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易受外界环境左右,所以情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效果,因此,教学一方面要选择清静、舒适、协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思想专一,情绪稳定的参与教学,一方面教师也可创设课堂情境,比如:耐力跑教学中,安排“红军不怕远征难”的情境,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恰如其分地借助音乐,也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的准备部分,播放节奏稍快的乐曲,使学生尽快进入准备状态;在课的基本部分,根据教材内容酌定,如跳山羊练习,音乐应轻缓,对抗竞争的游戏活动,快节奏的音乐使学生情绪更加亢奋;结束部分的音乐要轻松欢快,配之具有针对性的整理活动,消除学生生理及心理上的疲劳,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完成学习任务。 美的造型:课堂教学中,需要变换各种各样的队形,如组成圆形、方形、进行蛇形走和“S”形走,两列横队变成四列横队,一路纵队变成扇形等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组成各种图案,如奥运五环标志、学校校徽,这些都需要教师周密地考虑,在教学中产生美的变换、美的转移,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获得美的体验。 美的布局:场地的布局要带有艺术性和美的然彩,场地布置要整齐清洁,周围和谐协调,有一定的颜色。如在投掷教学中,用白色石灰画出距离线,用各色的旗帜标志及格、良好、优秀的成绩线,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很快进入运动状态。另外,课的布局要注意比例与匀称、对称与均衡的关系,以及有规律的反复和保持一定的节奏形式,做到变化多样,和谐统一。 3、以体育的运动美去陶冶学生 “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其中的美。同时也感受美对自己的影响。 美的欣赏:“与美关系最密切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我们可以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介绍美学知识,欣赏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帮助学生树立客观的审美标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如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米隆所创作的《掷铁饼者》,体现了健、力、美的有机结合;美国的NBA运动展现出运动员娴熟的个人技术和团队默契的攻防战术,美仑美奂,让人产生无限想象,这些,都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学生。 美的领悟: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是道德纯洁的精神源泉。”教师的使命,是启迪人类智慧,传播人类文明。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塑造心灵美的最好方式,学生可以通过集体活动,领悟到运动的内在美。如通过“打龙尾”培养协调配合、互相帮助的好品德;进行绕旗接力培养学生们热爱集体,为团队争光的优良品质;“春种秋收”会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热爱,这些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净化。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体育教学和审美教育密不可分。我们要积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才能达到以美启真,开发智力;以美储善,培养意志;以美怡情,陶冶情操;以美练身,增进健美的目的,才能更好地展现体育新课程的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