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活动一小时过程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精神,有效保证我校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的落实,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刘锋
副组长:王志国
组 员:康志强 孙孝忠 丁志伟 张宏 张志军 周炳喜 韩峰 张佳佳 赵雪婷 王春雨 王鹤 李智伟 申华昌 闫世超 任慧 孙东津 邵奇 任洪
二、体育活动时间及内容安排。
1.早 操:(20分钟)
时 间:6:10---6:30
内 容:围绕操场慢跑3圈
实施方案:
(1)带操人员: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各个班级体育委员,在学校大操场上操;
(2)集合办法及位置:各班按8列横队在指定位置按时集合,体育委员站在本班队伍靠里圈最中间领操,除做好学生的考勤外,还要督促本班学生上好早操。
(3)早操口号:所有班级除跟着音乐节奏以外,各班不定时的要呼喊本班班级口号。
(4)检查:每天由体育老师检查早操质量,检查的内容为:班级集合是否快、齐、静,步伐是否整齐,跑操质量是否高等,每周按《通辽五中值周考核办法》量化评比。
(5)要求:精神饱满,步伐整齐,动作到位,口号宏亮。
2.眼保健操:(5分钟)
时 间:3:40—3:45
内 容:眼保健操
实施方案:
(1)带操人员:第二节上课的文化课教师。
(2)做操地点:本班教室。
(3)检查:每天由体育老师检查眼保健操质量,检查的内容为:是否做眼保健操,上课老师是否拖堂,学生做操质量是否高等,每周按《通辽五中值周考核办法》量化评比。
(4)要求:上课老师不能拖堂,学生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不能流于形式。
3.课外体育活动(35分钟)
时 间:15:45---16:20
内 容: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体操、跆拳道等
实施方案:
学校要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自我管理课外体育活动的大环境,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管理才华的舞台,在学校各级课外体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引导下,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学生管理学生的长处,放手去干。结合我校实施的体育课选项教学,按照选项班把全校学生分成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健美操、体操、跆拳道等多个协会,各级协会有特长且有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该协会主席(具体人选由选项班体育教师选定,上报各级协会),各个项目协会又设项目学习部、竞赛部,全盘负责该项目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学习、训练和竞赛工作,项目协会在学校总协会的指导下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本协会领导机构的成员策划好本协会本学期或更长远的课外体育活动工作,并在不同时期,根据本协会的实际要有相应的修改,同时每个项目协会的学习部、竞赛部要在不同时期逐级上报本部、本协会的工作,给上一级组织提供信息,以便上一级组织掌握活动情况,做出宏观调控。每个体育老师负责一个协会(篮球王鹤、任慧、周炳喜,足球李智伟、任洪,排球王春雨、申华昌、邵奇,乒乓球闫世超,田径丁志伟、康志强、张志军,健美操张佳佳、赵雪婷,跆拳道韩峰,竞走孙孝忠,空竹张宏),负责该协会的组织、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工作,为该项目协会的所有工作做好引导,如训练、比赛等;其次,每一个项目协会的负责老师要培养好该项目的学生裁判员,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多从事一些裁判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裁判水平,保证比赛时学生能从事裁判工作,真正体现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思想。
三、把握好六个原则
1、普及性原则。体育活动是学生身体的普及性教育,因此体育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把目光只停留在少数体育“尖子生”身上,而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把全体学生吸引进来,进行大面积的身体教育,使学生在高中毕业时都能掌握一项锻炼身体的技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2、提高性原则。在全体学生参与的基础上,根据我校师资力量、场地设备条件和学生的爱好,选择在体育上有一定培养条件的学生,组成若干项目的代表队,在课外进行系统的专项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专项技术水平,达到普及促提高,提高带普及的目的,推动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为高水平体育队输送高水平的体育人才。
3、实践性原则。体育和其它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主要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反复身体练习中,通过思维活动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所以各个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多体会,身体才能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从而收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
4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见谁能把他不感兴趣的事做好,所以体育学科组要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爱好,在活动项目的设置上多设立一些学生喜好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进行自觉练习。
5、安全性原则。体育活动时要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爱护学生,要检查器材设备,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运动创伤和伤害事故的发生。
6、激励性原则。体育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师和同伴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运动才能的舞台,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表扬、奖励,激励其积极参与,留下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
四、做到五个固定
1.时间固定。课外体育活动要有固定的时间作保证,否则就流于形式。教务处要把每天早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和体育课时间统筹安排,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体育活动1小时,使课外体育活动在时间上予以保证。
2.部分活动项目固定。学校固定的集体活动项目有:早操、眼保健操、新生入学军训、春季田径运动会、每学期举行一次队列暨广播体操比赛。
代表队训练:根据我校的传统项目(足球、田径)、师资力量、场地设施和学生的体育特长,选择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学生组成校业余代表队,进行提高训练。
3.辅导教师固定。体育教研组全体老师和部分有特长的文化课老师,每人辅导一个项目协会,建立辅导教师责任制,做到辅导教师固定,班主任在体育骨干协助下组织好本班学生,加强思想引导,提高活动质量。
4.场地器材固定。要充分利用学校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地下田径场等场地器材,要勤检查、勤维修,做到场地器材固定;
5.参加活动的学生固定。学生不论参加哪个协会的活动都要登记造册,教师及项目协会骨干学生应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学生,吸引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并自始至终参加,做到每个项目协会活动的学生固定。
五、课外体育活动要走向社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生的活动范围以超越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我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也要走出校门,充分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这一体育资源组织学生锻炼和比赛;组织学生观看社区组织和承办的各个项目和各个水平的体育比赛,让他们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欣赏比赛,学习诸如比赛规则、场地设施等体育知识;学校和体育教师要与社区体育组织者联系,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多参与社区组织的体育比赛,参加比赛的服务、裁判等工作,让他们走向社会、适应社会。
通辽第五中学
201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