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广佛镇阳光体育工作方案

广佛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体育工作,推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平教体发(2010)56号文件《平利县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平利县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五个坚持”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7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为目标,以班级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以体育运动为题材,在全掀起体育锻炼热潮,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和学生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活动安排及要求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臧德刚 副组长:章 霞 张逢平 成 员:黎 明 邱吉利 王 洪 各班主任及体育教师 (二)实施原则  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应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发展和体育运动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避免成人化。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全面性原则。既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形成制度。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创建小学快乐体育园地,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通过广泛开展学生体育竞赛、主题鲜明的集体项目等,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6.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遵循安全第一原则。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以我校传统体育项目跳绳、乒乓球运动为龙头的阳光体育运动,带领、帮助、和鼓励学生全员参与,积极参与,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1.坚持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和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权利。  2、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五定”,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3.开足开齐体育课,其中小学1--3年级每周3节、4-6年级每周2节体育课;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4.在全校普及“两课三操活动”,即:体育课及课间活动;眼保健操(一天不少于1次)、广播体操、大课间操。   5.加强学校体育传统项目的建设。 第二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1.继续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完善学生健康档案,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学校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生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开展系列体育活动   1.结合本校特点,以春季运动会等运动项目的体育比赛为载体,学校根据实际条件,开展腰鼓、乒乓球、跳绳、羽毛球等体育兴趣小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展示体育锻炼成果。   2.继续抓好“教体结合”,利用现有体育设施,发挥体育教师专业特长,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和运动水平,促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 六、实施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黑板报、会议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媒体、大型体育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组织学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要根据教育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和落实实施方案,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形成特色。 4.强化培训,全员参与。今后要加大专(兼)职体育教师、班主任和有体育专项特长的科任教师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对师资的较高要求。 5.加大投入,统筹资源。要把学校体育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设施,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要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改善活动设施。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掌握至少2个项目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的新要求,不断拓展课外体育活动空间。 监督电话:8771224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