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道乡九年制学校体质监测实施方案

石道乡九年制学校体质监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和《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及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牢固树立“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体育活动理念,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计划,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订我校《体质监测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生体质监测领导小组 组 长:易明远 副组长:王国高、赵小波、王果 成 员:全体班主任和体育教师 三、加强教师队伍和体育设备建设: 1、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必须配足配齐专兼职体育教师,保证体育教学的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7—9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认真落实“两课(体育、体育活动课课)两操(广播操、眼保健操)一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介于师资缺乏,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鼓励现任兼职体育教师积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班,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对体育教师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和教育。初步决定举办体育教学公开课。加强学习,努力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落实体育教师待遇。体育教师指导学生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进行课余训练,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等,都合理地计算工作量。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好体育教师室外工作的劳动保护政策。 2、认真执行《中小学体育场馆的设施、器材配备目录》 配齐相关器材,本着因地制宜的办法,科学配制体育器材,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 四、坚决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 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积极响应“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广泛持久开展体育锻炼。继续实施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及数据上报工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发扬学生兴趣特长为主,学校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安排校园体育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安排一节20分钟的体育活动课,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加强组织管理,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参加与学生一起活动,做到师生同活动、同健身、同受益。开展体育小型比赛,开好校运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为开展体育活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加强乒乓球、跳绳等适合农村学校的训练项目。 五、利用大课间积极推进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利用大课间及体育活动课的时间,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进行的达标和锻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并应该努力达到。学校和体育教研组把这项工作作为学校体育重点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管理运行机制,项目和岗位要落实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在落实好测试仪器设施的基础上加强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科学地使用测试仪器,逐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从而测试出正确的数据,顺利完成对国家数据库的上报工作。 1、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 2、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 3、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以及各项目责任教师、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 4、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主任要应以室内练字,猜谜语,优秀古诗文朗诵、背诵活动、舞蹈小制作、手抄报、棋类等活动为主要内容。室内活动每班具体做什么,由各班主任自行安排。 5、班级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规定时间参加集体活动,应向分管领导请假,报教导处批准送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方视为正常(以文字依据为准)。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损失由责任教师本人负责。 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落实中小学生课外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力度,全面开创我校体育工作新局面。 富顺县石道乡九年制学校 201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