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庆乡九年制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一、 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工作。 体育课堂常规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制订,无须强求一律。常规条文的制定,应明确具体,其内容包括师、生两个方面,一般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如教师课前的备课和制定教案,了解学生的情况,场地、器材的准备,安全设施和清洁卫生工作。以及服装的准备等。 2、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委员或学生自己主动向教师说明。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3、规定师生于上课前3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铃声响后,体育委员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教师向学生宣布课的任务、内容等。 2、学生上课时的服装、鞋帽等规定。 3、学生上课时,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提出的要求和体育委员的调动,努力完成课的各项任务和要求。 4、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关心全体学生,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完成的任务。 5、课后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提出课后锻炼的要求,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布置课后归还器材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革措施,写好课后小节。 2、教师检查所布置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二、课间操制度 课间操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是学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学习产生的疲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阶段的文化课学习中去 。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体育教师坚持只岗位制,教师统一指挥,其他教师到现场督促学生认真做操。 (二)、体育教师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全部到位。课间操时间一律停止处理于无关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师完成组织工作。 (三)、课间操的管理应于学校德育处紧密配合,每学期有课间操的安排。每周要有课间操的评比汇总表,每天要有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并给学校的管理提供高信度的依据。 (四)、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音响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每学期检查维修,保障课间操时的音响效果。 三、体育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行政部门规定,学校每两周有一课时的教研活动时间。这个时间是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活动的时间,不应挤占,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每两星期一第一节自习课为教研活动时间,组长要求严格考勤,教师应自觉遵守纪律。 (二)、每位教师必须积极认真参加教研中心及教研室组织的活动(参加活动要有记录)。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 (三)、每次教研活动要有明确的内容、任务要求并做活动记录。 (四)、教研活动以听课评课,学习法规性文件,学习新大纲,集体备课,研讨教材,教法为主。 (五)、教研活动,也可安排本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或集体开展课题研究,写研究文章,研究如何宣传本校体育工作。 四、课外体育活动制度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学生的体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课外体育活动应加入学校总课堂表中,要有专人负责此工作。 (二)、课外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安排。 (三)、严格管理,保证安全。应有专人到场指挥辅导,要求班主任跟班组织,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上报主管教师,按时归还器材不得丢失。 (四)、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组织小型竞赛。 (五)、充分发挥学生会干部的作用,及时表扬出勤率高、组织纪律性强,锻炼积极性高的班级。 五、学校场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体育器材的管理 1、体育教师必须维护运动场的整洁,保证各种器材的完整性,发挥主人翁精神,对室内外场地器材勤查、勤看、勤护理。 2、器材必须分类放置在位置,摆放整体。要建立帐目,保证器材的所以率和完好率。 3、任何人未经主管领导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体育器材。外借器材收回时必须检查器材完好情况,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二)场地器材的所有 1、体育教师在所有场地器材时必须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课前做好安排,不得临时抢占场地器材。 2、体育教师课前必须检查所有场地器材,做好计划,确保安全使用,并将场地和器材使用数量写入课时计划。 3、课外体育活动使用器材,由值周教师统筹安排管理,对活动班级使用器材合理分配,尽量满足学生锻炼需要,活动后及时清点入库。 (三)场地器材的维护 每位体育教师都有保护场地器材的责任和义务,平时要勤查、勤看、勤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一般损坏及时修理,做到不等、不靠、自己动手,自己不能维修的要及时请有关部门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