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度屏山中心小学文体活动实施方案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载体和切入口,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发展、张扬学生个性”为主题,以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为载体和切入口,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目的意义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掌握体育健康知识与技能,学习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锤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创新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与学校文艺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发现培养优秀的体育、艺术人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 制定活动方案,成立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全校教师认真领会此项工作的精神,统一思想,在我校原有活动基础上修改形成符合要求的活动框架。 第二阶段:2014年10月—2015年4月 切实落实本校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各项规范,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形成跳绳、打篮球等特色。 第三阶段:2015年4月—2015年7月 深化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实施, 将前阶段的模式继续完善,保证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组织体系得到进一步健全,使在校学生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总数达到95%,并做好工作总结。 四、领导机构: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陈仪周 副组长:赖建新 赖见新 成 员:黄运斌 李延伟 周 琼 林 超 林 强 吉文靓 五、实施目标 自2014年9月开始,本校通过开展课外体育和艺术教育活动,覆盖全体学生,确保学生参与率达到100%,让每个学生在教育阶段基本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 1、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 2、试行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 3、组织课外文体活动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艺术 2+1项目”的合格率达 85%以上,良好率达50%以上,优秀率达20%以上。 六、实施原则 1、面向全体、务实创新; 2、彰显个性、遵循规律; 3、加强交流、开放研究; 4、注重安全、快乐身心; 七、活动具体时间: 1.以学期为活动周期,每周一、二、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学生班组兴趣活动时间。 2.每天保证学生在校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10:00---10:20及第二课堂、体育课等) 八、实施项目 《体育艺术“2+1”项目达标技能标准(试行)》) 必选项目 自选项目(体育类、艺术类各选一项) 1—6年级 1、2年级 3、4年级 5、6年级 体育 类别 广播操 跳绳、柔韧练习、丢沙包 跳绳、乒乓球、 50米 跳绳、篮球、立定跳远、乒乓球、打篮球 艺术类别 书法 绘画 铅笔字 水墨画、水粉画、钢笔字、象棋 水墨画、水粉画、素描、毛笔字、象棋、围棋 九、实施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召开学校文体工作会议,制定学校实施方案。研读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体育艺术2+1项目”标准,统一思想和步调,把开展学生文体活动作为品质的重要内容。以“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启动仪式”为契机,在师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氛围。 (二)建立组织,制定规划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是“一把手工程”,校长是开展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成立由陈仪周校长为组长、副校长赖建新为副组长,黄运斌 李延伟 周 琼 林 超 林 强 吉文靓为组员的文体活动领导小组,下设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各兴趣小组负责教师和班主任联合组成的体育、艺术“2+1”达标项目考核小组。 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发挥体育、音乐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争取让全校教师人人至少学习并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每位教师至少能辅导一个课外文体(心理)兴趣小组活动,以满足学校文体活动开展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较高要求。 (三)规范排课,活动到位 1、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排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体育课1-2年级每周4节,3-6年级每周3节;音乐、美术每周各2节,3-6年级每周3节综合实践活动)严禁挤占音体美劳、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语文、数学等课。 2、每天保证一天60分钟的室外活动时间,行政领导小组加强督查,防止该时段集体做作业或补课。 3、每周一、二、四下午第三节课为社团活动,开展以文体为主要内容的兴趣活动。 4、体育、艺术老师要把“体育、艺术达标项目”中的必选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纳入教学计划,并保证课堂自选项目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发展其他体育艺术特长课外,班主任等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督促。 5、双休日、寒暑假等,借助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兴趣项目的培训。 6、每年举办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艺术节、体育周等活动,以及以年级为单位的单项性比赛,如:朗诵比赛、手工作品比赛、书画比赛、拔河比赛等,并充分利用教研组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各类体育、艺术类竞赛活动。 (四)加强管理,注重过程 1、制定体育艺术项目技能标准,明确要求,体育艺术等综合学科组要以体育艺术2+1项目为主要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职责。 2、排好“文体活动表”。做到目标任务到位、落实安排到位、方法措施到位,规范教学、规范活动、规范管理。 3、加强体育艺术课堂教学的管理及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管理,确保教学任务的落实到位。 4、不定期地举办一系列的学生座谈会、家长联系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活动,随时随地了解“体育、艺术达标项目”的进展情况。 (五)规范考核,促进达标 1、建立一整套公平、准确、详细的评价体系。采取学生自由提出申请,任课教师在教学及活动(运动会、体育周、艺术周等)过程中进行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体育、艺术达标项目”的技能测试,学校统一期末评价,最终给每个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记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 2、按照“2+1项目”技能标准每学年评定一次。经认定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学生可免测综合素质测评相关项目。 3、“2+1项目”技能评定以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式进行。美术类还应按标准规定数量的作品进行评定。 4、学生参加县级及以上级别竞赛、艺术特长测试等获得成绩应凭相关证书直接认定相应项目的达标等级。 十、保障机制 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具体分工如下: 校长室:对文体活动负总责,制订文体活动方案,提供师资经费保证,协调各方关系,管理具体实施过程,及时总结问题与经验,引导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教导处:对全校开展的文体活动作出具体安排,做到五落实,对各年级段学生一日活动作出统筹安排。指导体艺组开展竞赛活动。抓好日常活动过程检查督促,积累相关资料。 总务处:配合教导处、体艺组开展工作,安排好相关场地、设施等,为活动正常开展提供后勤支持。 班主任: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根据教导处作出的安排,管理好学生积极参加校一日文体活动,确保安全有序,全面了解班内学生活动水平与状态,活动过程有记载;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努力,提高本班学生的文体素质。 2、提高认识。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每个教育工作者真心为学生的健康、协调发展做出努力;家长的认识也必须通过学校的努力使之有提高,争取家长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支持,形成家校合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氛围。 3、设施保障。学校应争取各级支持,落实相应的体艺经费,改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配备基本够用的文体器材设施,保证文体活动正常开展。 屏山中心小学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