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促进孩子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才能的提高,丰富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锻炼内容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2014年体育艺术“2+1”、大课间及阳光体育活动计划
为落实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促进孩子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才能的提高,丰富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锻炼内容,提高孩子体质,提高孩子体育技能,培养孩子特长,引导孩子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老师、家长正确的育人观念,特制定本年体育艺术“2+1”、大课间及阳光体育活动计划。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1、宣传动员,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成教函【2013】185号《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你学校深入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意见和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提高认识,转变育人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发告家长书,宣传动员家长积极支持学校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大课间及阳光体育活动,让家长、学生知晓面达到100%。
二、科学安排锻炼培训时间,精心选择锻炼培训内容。
1、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根据学校实际,合理有效安排锻炼时间。
本年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10:20—11:00,40分钟,阳光体育锻炼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3:20—4:05,45分钟。
2、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和孩子实际情况,以“乒乓球、跳绳”为主的两项体育技能训练,同时结合小学生体质达标项目要求,开设“跑、跳、投”的体育技能项目训练,全校推广踢毽子运动。艺术才能培训以口琴吹奏为主项目,在全校孩子中实施培训,同时培养孩子个性特长,挖掘孩子艺术潜能,开设“管乐队培训、美术兴趣拓展班、校合唱队、舞蹈表演队”等艺术项目的训练,丰富学校体育艺术“2+1”内容。
三、合理制定培训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1、组织召开“项目”实施相关会议,确保“项目”有效实施。开学初,将今年体育艺术“2+1”、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锻炼活动实施在学校行政会上讨论,行成实施共识,制定详细实施计划,组织召开专题班主任会、体育教师会、音乐教师会、美术教师会,学习相关文件和活动方案,征求教师建议,布置活动开展。
2、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艺术课程,按照体育、艺术课程标准开展体育艺术教学,建立体育艺术教师考评考核机制,落实体育艺术培训教师课时待遇,享受与所有学科平等的绩效考核和评优晋级,提供训练必须的场地器材。
3、2014年春开学,通过告家长书,将学校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锻炼、体育艺术“2+1”项目内容、执行时间告知家长和学生,让每位家长和孩子知晓,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乒乓拍,一个毽子,一根跳绳,一支口琴,为孩子参加活动作好充分的准备。
4、调查了解每期孩子参加社会艺术、体育培训班及学校兴趣班情况,统计孩子正在参加的艺术、体育特长培训和已初步掌握艺术才能,建立学校学生体育、艺术特长人才档案,鼓励孩子自愿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艺术特长培训。
5、将体育、艺术“2+1”活动项目纳入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每一节音乐课要有口琴教学内容,每一节体育课要有跳绳或乒乓球、毽子教学和训练,美术教学必须体现学生年级特色,利用课堂培养孩子艺术特长,发掘孩子艺术潜能,发现艺术人才,继续办好学校两个美术拓展班,借助美术兴趣拓展班,培养孩子艺术才能,将孩子美术作品与学校校园文化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
6、丰富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课内容,请“活力健身俱乐部”教练为学校孩子编排一套室外健身操和室内健身操,并在本期开学两周内教会全校孩子。让大课间活动由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太极拳、健身操、课间跑组成,阳光体育锻炼课由眼保健操、学生广播体操、太极拳、健身操、跳绳、毽子、乒乓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组成,由体育组制定每天详细的锻炼内容,告知老师、告知家长和学生,将阳光体育课纳入每天的课程教学计划,纳入老师的绩效考核。
7、为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促进体育艺术“2+1”积极有效开展,为孩子创设展示的舞台,开展班班唱校歌、国歌、队歌比赛,开展班级跳绳比赛;开展班班口琴吹奏展示,学生毽子比赛,举行学校艺术节,展示孩子管乐队、口琴吹奏、舞蹈、古筝等艺术才能,举行孩子美术、科技创作、电脑创作等作品展。
8、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体育艺术定期教研制度,每天检查活动开展执行情况,每月召开体育美术教研会议,汇报项目开展情况,查漏补缺,布置安排后期活动开展,确保体育艺术“2+1”、大课间活动与阳光体育锻炼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