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入实施素质教 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达州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县制定的《渠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
宝城初级中学
“阳光体育工作”实施方案
“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是深入实施素质教 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教育部、四川省教育厅、达州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县制定的《渠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特制订我校 “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方案 (试行)》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深化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促进我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树立全面发展终身体育意识。
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艺术器材的配备,为“体育艺术2+1项目”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可靠的保证。
3.确立现代课程观念,转变课程理念,调整课程结构,更新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艺术技能水平,使全校95%以上的学生掌握两项 (或两项以上)运动技能和一项 (或一项以上)艺术技能。
4.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体育、艺术教师师资的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实施步骤
1、成立学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为全面指导我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加强管理,合理协调,特成立宝城初级中学“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 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
组 长:贾海权 副组长:杨映明 费必军 易杉 李志明 张敏
成 员: 杨成荣 何清清 罗永昌 田静 邓小华 段建和
为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艺各项目的具体实施,培训组织教师的指导能力,特成立宝城初级中学“体艺2+1项目”实施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学校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指导工作。
(1) 体育类别(含负责项目 )
组 长:何清清 副组长:罗永昌
组 员:李巧波、张丽春、刘艳(七年级):健身、健美操
何清清、罗永昌、王飞(八年级):健身、健美操
汪跃华 (九年级):体操
(2)艺术类别(含负责项目)
组 长:赵刚
组 员:赵刚 (书法、球类) 叶力、腾飞(美术、棋类)
(3)各班领队
各班班主任
2、2014年12月下旬,传达县教育局制定的《中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宣传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推进“2+1项目”的重大意义,拟订学校实施方案。班主任进行组织学习和发动,同时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增强全体师生参与“2+1项目”工作自觉性,为实施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3、2014年12月下旬全面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在一年内逐步形成“2+1项目”的实施与测评工作形式,并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落实和完善。
四、活动内容
1、大课间活动 坚持我校已经开始实行的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以及阳光体育活动,根据积累的经验,以班级为单位继续进行广播操、健美操等形式的活动,时间为35分钟。
2、2+1项目活动
(一)体育类项目
健美操、体操、球类、跳绳
活动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外活动(35分钟)。
(二)艺术类项目
(1)素描(2)中国画(3)书法(4)剪纸 (5)军棋(6)围棋(7)象棋
活动地点:电脑房、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专用场所。
活动时间:周一至周四下午课外活动(30分钟)。
五、实施的要求
1、开齐并上好体艺类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要把实施 “2+1项目”融入新课改之中,要以保证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效教学为核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的作用。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教学计划,开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尽可能安排专职教师,严禁挤占音体美劳、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的时间给学生补习文化课。
2、实施对象和时间要求:对象为全体学生,活动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课外活动(时间为35分钟左右)。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基础上,一方面,在各年级开展“2+1项目”教学,每周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可根据“2+1项目”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内容。并在年底我校的学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测评。
3、自主、自愿,积极参与。建立本校“体育艺术2+1项目”模式,供学生自主选择。根据师资情况与学生的特长爱好,组建起校级兴趣小组以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或几项自己喜爱的体育与艺术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4、教师全员参与。根据实施“2+1项目”要以提高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的原则。学校以专职体育艺术教师为核心,辅导带动一批有业余爱好的专长教师,并定时开展培训。
5、安排好“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表。做到定项目、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和定辅导老师,实实在在开展活动。体育项目如遇天气情况不能在室外开展,则改在教室进行。
6、学校加强体育艺术等设施投入。学校将添置一些文体器材设施,能满足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需要。
7、成立认定小组。根据教育部制定的《“2+1项目”体育与艺术技能标准》,成立由教务处、艺体负责教师和年级主任联合组成的 “体育、艺术2+1项目”多个认定小组,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认定,并将认定结果记入学生成绩册中。
8.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六、评价方法
1、项目达标由“2+1项目”领导小组确定多个测评项目,学生自由选择并确立项目。
2、学校统一时间组织认定。
3、采用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等方式进行。
4、学校进行备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
5、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的学习,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社会文体活动等多种方式。
七、活动安全预案
1、活动前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查看体育运动场地及器材设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不合格器材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及设施,在第一时间上报校长或政教处请求解决,并通知有关教师注意活动安全。
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向学生说明注意事项及安全防护要求,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汇报。
3、运动类项目,教师必须反复演示动作要领与注意事项,在学生训练过程中辅导教师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坚决不允许学生训练时辅导教师不在场的事情发生。
4、为保证学生进场、退场的安全、有序,加强楼道的安全管理,要在活动前后监督好学生的上下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