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
二、目标和原则
(一)目标
1、传授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规范学校体育课,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
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大活动: 10:15-10:45大课间活动;
小活动:上午第三节前(10:15-10:25)和下午第二节前(15:10-15:20)各有一次眼保健操,下课后各班级自主活动。
标准课:各班每周3节体育课。
2、活动保障
(1)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
组 长: 林刚 (校长 ) 全面领导创建工作
副组长: 向元顺(副校长) 协助创建、搞好群体活动,具体指导工作
成 员: 肖昌龙(教导主任)处理档案材料,负责拟定方案,组织实施,落实具体工作计划。
杨俊 (教导处副主任) 协助创建、搞好群体活动 , 协助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件活动 。
杨俊 胡中秀 (体育教师 ) 负责技术指导和活动的开展,按学校工作要求具体到位。
每个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 ,协助开展学生体育活动。
(2)认真学习 提高健康意识
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
(3)强调全员参与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班级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内容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为依据,结合我校现状,将内容安排如下:
1、足量保质上好体育课。(每班每周3节体育课,体育教师实施)
2、大课间活动30分钟。(韵律跑操10分钟,活动15分钟,进入和休整5分钟)(体育教师和班主任任检查落实)
(1)规定项目(10分钟)。1、《雏鹰起飞》广播体操。
(2)自选项目(10分钟)。自编集体舞蹈。
3、眼保健操(10分钟)。上午、下午各一次(值周组检查落实)
4、加强教师和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培养“阳光体育“特长生。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和主观意愿设立篮球、乒乓球、田径、羽毛球等活动组,由专人负责培训。
五、保障措施
1、思想保障:学校领导和全校教师要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坚持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阳光体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阳光体育”的规划、计划、活动组织、考核等工作。
3、制度保障:建立“阳光体育”课程制度、活动制度、评比制度和考核制度,从制度上确保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4、经费保障:保证“阳光体育”经费投入,改造、维修、增添体育设施,配足配齐体育器材,有活动经费,确保“阳光体育”正常进行。
5、安全保障:建立“阳光体育”安全保障制度,落实责任,经常检查提醒,科学活动,把运动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江安县底蓬镇绵溪小学校
2014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