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

大课间活动设计

都江堰市光明团结小学 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 为落实学校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促进孩子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才能的提高,丰富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锻炼内容,提高孩子体质,提高孩子体育技能,培养孩子特长,引导孩子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老师、家长正确的育人观念,特制定学校大课间活动设计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学校大课间活动组织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芳(校长) 副组长:李勇(分管艺体副校长)、代益梅(分管教学副校长) 肖明清(分管安全副校长) 成 员:王爽(德育办主任)、邓堃蓉(教导主任)、覃维(少先队辅导员)、岳秀英(音乐教研组长)、王祥军(体育教研组长)及全体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分工安排: 1、组长负责领导大课间活动的全面实施,落实必须的人员器材所需经费保障。 2、分管艺体副组长负责活动具体实施工作,统筹人员、活动安排。 3、分管教学副组长负责活动课程计划的实施,大课间活动组织人员的课程安排,教师课时的落实。 4、分管安全副校长负责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安全预案的制定,活动安全培训、安全提示。 5、德育办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负责对学校班级参加活动的检查落实,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班级比赛。 6、教导主任负责管理大课间活动课程计划实施、监控、落实,根据方案安排好课堂教学工作及学生课余培训课程。 7、体育教研组长、音乐教研组长负责器材保障,相应培训项目的实施及具体技能指导。 8、各班主任负责协助德育办做好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训练、动员宣传,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工作。 二、活动流程设计: 1、活动时间: 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10:20—11:00,40分钟,阳光体育锻炼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3:20—4:05,45分钟。雨天、雾霾或极端天气为室内锻炼,分班室内操及室内体育活动。 2、活动流程: 室外:眼保健操¬¬¬-----各班排队到操场------整队散开-------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自编健身操《阳光宝贝》-----原地分班自主组织活动----集合散开青城太极拳放松-----整队退场。 室内:眼保健操---室内健身操(2遍)---班级自主安排室内锻炼活动。 三、大课间活动特色简介: 春笋雨后中抽芽,校园阳光下蓬勃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不仅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所以我校在成都市教育局明确要求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并制定了体育艺术“2+1”活动方案,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到实处时,努力创建学生体育活动新天地,让学生享受运动、享受阳光、享受快乐、享受健康。 特色一:科学安排锻炼培训时间,精心选择锻炼培训内容 1、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根据学校实际,合理有效安排锻炼时间。本年大课间活动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10:20—11:00,40分钟,阳光体育锻炼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下午3:20—4:05,45分钟。 2、根据项目实施需要和孩子实际情况,以“乒乓球、跳绳”为主的两项体育技能训练,同时结合小学生体质达标项目要求,开设“跑、跳、投”的体育技能项目训练,全校推广踢毽子运动。合理制定培训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特色二:人人管理,人人参与,样样会,样样精 1、学校大课间是全校师生参与的重要活动。每位行政分管一个年级,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全程参与共同组织学生活动,教育协作者监管安全。 2、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乒乓拍,一个毽子,一根跳绳,每天老师会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调动家长积极性配合学校完成一天的体育锻炼时间。 3、由于天气的原因,大课间活动在春、秋、冬三季尚可,而在炎热的夏季或下雨季,则无法实行。学校还利用其它资源结合自编了室内操,动手、动眼、动脑,深受学生喜欢。 特色三:青城太极舞动,“七彩阳光”照耀,“活力宝贝”欢笑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对于正在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都江堰而言,青城太极既是一种文化资源、更是一种哲学思想与文化生活方式。 “上善若水”,栖于水边、得水之利的都江堰,正用自己的方式向全世界散发它的人文魅力。作为都江堰人,更要将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下去。学校在大课间活动中将青城太极八式融入在里面,悠缓的音乐调节师生身心。七彩阳光体操是传统的体操形式,动作标准,运动型强,“活力宝贝”健身操是我校体育教师原创的,融合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体育活动项目。健身操在节奏明快,动感有力的音乐伴奏感召下,根据学生运动能力的强弱而自由的调节运动量和运动的强度。使学生在一种集体的,欢乐的、振奋情绪的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不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整体效益。 特色四:器材到各班,展现不一样的精彩 全校集体活动以后,学校根据校整体场地的分布特点,科学合理地划出适合各个活动项目的学生活动场地,每个场地上标上一个与项目对应的号码,制作好各个年级大课间活动项目、场地、时间安排表,以使大课间活动能有效地实施,有序地进行。并由我们体育老师分区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尽量让学生得到科学的锻炼。一根绳玩出几十种不同的花样,一颗乒乓球也会跳跃出不同的精彩,一个呼啦圈转出自己的五彩童年…… 通过反复地演练与展示,不光使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而精彩,更加锻炼了我们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合作意识,真正使学生品尝到了运动的快乐和幸福。 四、安全预案 为落实学校阳光体育锻炼活动,推动大课间活动有序开展,确保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师生安全,完善安全防范措施,能及时迅速地处理活动过程中的意外伤害和突发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大课间活动安全检查及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王芳(校长) 副组长:肖明清(分管安全副校长) 李 勇(分管体育副校长) 代一梅(分管教学副校长) 成员:王爽(德育办主任)、邓堃容(教导主任)、覃维(少先队辅导员)、王祥军(体育教研组组长)及全体班主任老师。 二、职责: 1、组长全面负责大课间活动安全部署,安全监控的落实和处置应急突发事故的总指挥。 2、分管安全副组长负责周边安全检查,监控门卫进出制度的落实,校内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及活动安全教育。 3、分管体育副组长负责项目设置安全的监控、提醒及师生活动安全的教育检查,及时通知不易锻炼的天气,决定是否室外或室内锻炼。 4、分管教学副组长负责监控组织锻炼教师是否准时到岗,掌握师生身体状况,掌握因病不易参加锻炼的学生情况。 5、各成员对应相应部门做好安全检查监控工作,并根据预案履行相应职责。 三、制定活动安全制度: 1、坚持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进入运动场地。 2、按照《团结小学紧急疏散方案》及班级上下楼梯路线,各行其 道,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到达活动场地。 3、在指定位置组织学生进行规定项目活动,班级活动必须提前设 计好,不能乱窜乱跑。 4、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参加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 应立即告知老师。 5、活动时,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6、大课问活动施行常态管理,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要把运动安全知 识作为平时重要教育内容。 7、建立每天活动安全检查巡视制度,由德育办、教导处、体育 组共同实施。 8、班主任检查每天的安全教育,每天的安全提示。 四、突发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 在活动过程中如遇意外伤害,则按下列办法处置。 1、学校医务室准备简单的应急外伤药品,如帮贴、碘伏等,学 生在活动中不小心的轻微外伤,给与初步处理。 2、凡在活动中出现学生受伤,该班老师及时报告应急处理领导 小组,同时保护好受伤学生,根据伤情轻重,由组长决定处置级别。 3、如遇伤情较重,副组长必须坚守现场维持秩序,班主任老师 通知家长,德育办联系“120”,及时送医院救治。 4、保护现场,调查事故原因,收集证据,制定整改措施,杜绝 事故再次发上。 5、组长将事故情况及时上报教育局安全科。 五、本预案从2014年3月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