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现在阳光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贯彻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了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深化了学校体育改革,落实了素质教育,增进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学校凝聚力,增进了师生情感,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校风,同时对丰富校园文化,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改变课间操的单一形式。 过去的课间操全校学生统一做规定的一套广播操,统一的进退场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其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长期不变,学生容易厌倦,导致学生做操质量不高,带有敷衍了事的倾向,不仅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落实体育课程标准,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课间操的锻炼效益,我主动与音乐教师沟通合作创编韵律操《小苹果》,又通过自学创编绳操《大家一起来跳绳》。大胆将我校大课间进行创新,使其变成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同时也带动大部分教师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受益。 三、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充分利用老师群体、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体育场地等校内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例如让体育、艺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共同负责全校的活动设计,实现学科资源的整合,活动过程中的如何感受音乐节奏、班级队形和学校整体队形的设计与变换等,单靠体育学科是没有办法实现的,此时要发挥艺术学科的作用,在音乐和美术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合理的感受音乐、编排自编操的动作和美丽的队伍变换图形,既培养了学生编排自编操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组织形式,不拘一格。 班主任负责本班活动的组织并参与活动,其它学科老师也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同练同乐,既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又融洽了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促使师生间的和谐共处,更调动了老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锻炼了老师的身体。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等,自主组织各种练习方法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活动内容既有传统项目,也有时尚运动,既有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也有快乐体育项目,还有各种游戏活动。包括足球、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韵律操、跳绳、毽球、橡皮筋。 六、活动形式,灵活多样。 集体与分班活动相结合,既有全校一起进行的大课间活动、趣味跑步,又有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分班活动,既有低年段分班分项目的统一活动,又有高年段按兴趣自主选择活动项目;既有室外活动,又有室内游戏活动。 健康的体魄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阳光体育活动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体能,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真正实现了“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构想。 最后,让我们高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驾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驶上学生健康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