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校体育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要求,根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要求,根据2014年学校工作思路,特制定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方案,其要点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全面实施“文件”要求 近些年来,校体委在学校三套班子领导下,为全面贯彻中发[2007] 7号文和国办发[2012]53号文,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部署实施文件要求的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我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由此,2014年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站在学校发展的新起点上,在师生中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使“文件”精神深入到学院、班级,把全面实施“文件”要求落实到实处。 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必须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自觉摆正“体育”位置,积极做好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学校体委要密切联系各学院(部)分体委,使各学院(部)分体委担当起学校体育工作的基层领导者和组织者责任,为推进学校体育各项工作开展多做实事。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学院主导下的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校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 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把坚持“二操二课和毎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制度,做好做实。 二、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基础上,制定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 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对学校体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校体委将制定2014-2016年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以学校体育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发[2007] 7号文和国办发[2012]53号文,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为基本思路,旨在努力开创我校学校体育新局面。 1.深化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教育,进一步明确学校体育的目标和任务。 2.完善学校体育制度,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 3.提高“二操二课” 质量,全面推进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 4.推广校园体育“社团”、“俱乐部”组织形式,开展各种各色的群众体育活动,提升阳光体育水平。 5.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完善在校生健康卡制度。 6.通过“校企合作”引进人才和资金,完成高尓夫球会、现代健身健美、武术、跆拳道等校园体育教学与训练基地建设,突出学校特色运功项目的普及与提高,创建民办机制下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7.加强体育学院体育专业质量工程的建设,努力提升体育专业的办学规模和层次。力争2015年本科专业由现1个专业2个方向设置增至3个专业4个方向,在校生接近千人;在学校取得专业硕士点基础,完成申报体育专业硕士点工作;力争社会体育(高尔夫专业方向)成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8.巩固与冮西泰利顺通赛马有限公司合作,筹建民营体制下的江西马术代表队,力争2014年9月参加全国9省市马术比赛和全国大型赛马会。 9.建立学校基层体育工作评价体系,强调客观指标体系和体育工作绩效在评价中的导向作用,开展争先评优活动,不断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制度,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管理 学校体育制度化是近些年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2014年我校应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制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1.完善学校体育组织制度。学校全面审核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章程,规定学校体育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校体委下设秘书处,具体负责校体委日常工作;各学院(部)体育分委下属办事机构设在各学院(部)学生科,要求配备体育干事具体抓。规定毎学期学校和各学院(部)至少召开2次体育工作会议,研究和布署学校体育工作,使学校体育工作做到组织落实 2.完善学校体育教育制度。坚持学校体育“二操二课” 制度,要求公共体育课列为学生必修课程,体现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公共体育课的考核分学期进行;执行体育课不及格不予毕业,不颁发学位证书等规定。 3.建立学校体育“社团”、“俱乐部”组织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各种各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开展。 4.完善校运动队管理和优秀运动队、运动员奖励制度,鼓励选送优秀体育人才,表彰在体育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5.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执行体质检测不合格不予毕业,不颁发学位证书等规贞。 6.建立全校性体育竞赛管理制度,坚持每年举行秋季校田径运动会和春季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赛,弘扬体育精神,推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 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发展 为促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2014年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领导。学校明确规定,校体委、各学院负责人,以及各教学班班主任,他们既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领导者,也是责任人,要求每学期召开1—2次专门会议,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研究,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持续展开。 2.强调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管理。要求把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上好体育课、确保每个学生每天1小时课外体育活动联系在一起。要求体育学院积极开展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把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依据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改革课的教学形式,丰富课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心身全面发展。 鼓励学生成立各种体育社团组织。由校体委秘书处牵头,联合学工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对体育社团活动进行指导,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学生投身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积极支持各学院每学期开展1—2次学院层面的体育竞赛活动,丰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绩效的评价。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阳光体育运动评估体系中,要求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评价工作,公示测试结果,开展达标争优活动,并作为评价阳光体育运动绩效的重要依据。 五、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2014年校体委要继续组织体育骨干集中学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在9月由学校以校发红头文件形式,下达实施方案,把体质健康水平作为评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努力推进测试工作全面展开。 据统计资料,2011年我校本科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92%;2012年则为95%;2013年按教育部新要求完成了近2万学生9个项目的测试。 自2014年开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将进入常态化,每年务必完成新生体质测试和数据上报,同时,开展老生体质测试抽样调查与分析,掌握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六、精心组织,办好校运会 校运会是学校的体育盛会,是检阅学校体育工作的大舞台,为师生所关注。2014年要继续举全校之力,认真谋划,精心安排,努力把校运会办成师生满意的体育盛会。 2014年校运会将延续历届的传统,在全院开展运动会冠名权招标,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充分调动二级分院参与承办运动会的积极性。 要不断改革竞赛的组织方法。在竞赛项目设置上增加趣味性游戏项目,鼓励更多师生参加运动会。在奖项设置上继续增设组织奖,重奖运动会优秀组织单位。 要严肃校运会的纪律,采取强力措施,弘扬良好赛风,坚决杜绝校运会上不良现象和行为发生。 七、努力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 在学校三套班子的关怀下,校体委始终关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我校男足、女篮和跆拳道、健美操、航模、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曾取得过优异成绩,然而,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与日益提升的学校社会地位很不一致,为此,学校提出要努力发展学校竞技体育,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2014年学校竞技体育工作要点: 1. 制定学校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学校重点发展和优先扶植运动项目。 2. 加大竞技体育的政策扶植和经费投入,促进优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 3. 建立竞技体育培训基地,试行校企合作,共赢发展之路。我校在跆拳道、马术运动方面已迈出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发展。 4.开展校际间的体育对抗赛,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学校鼓励和支持校代表,参加校际间的对抗赛,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5. 2014年将组团出席江西省笫14届运动会,拟参加大学生9个大项比赛. 八、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完善体育保障机制 近些年,学校不断增加体育经费投入,努力按照《普遍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完善学校体育条件,目前校园体育设施建设已见规模,英雄校区体育馆项目投入使用,较好满足体育教学、训练的需要。但随着办学规模扩大,体育设施数量不足,设备达标欠缺,仍然是2014年学校体育需要加强的地方。 2014年要十分重视学校体育的安全保障工作。学校由校体委牵头建立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形成体育学院、学工处、保卫处、总务处等部门配合的协作机制。但在师生中开展安全教育和课程培训,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校内体育安全,仍然是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务必警钟常鸣,防患于未然。 九、2014年竞赛活动安排 序号 內容摘要 时间 备注 2 2014年“航天杯”羽毛球 、乒乓球赛 4月10-25日 3 阳光体育活动团体赛(排舞赛) 5月10-15日 4 2014年“航天杯”篮球联赛 5月20-6月10日 5 教职工、学生拔河比赛 9月5日-11月30日 各院 1 组团参加2014年省运会(高教部)竞赛 9月20-10月30日 6 2014年“航天杯”足球联赛 10月20-11月10日 第14届田径运动会 11月21-22日 2014年冬季长跑活动 11月20-1月10日 各院 2014年学校体育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加上学校仍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学校体育工作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一定要以实现伟大“中国梦”为目标,本着勤奋、务实、创新、进取精神,努力做好2014年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校体委 201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