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理工学院2014年学校体育工作总结

我校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理事会、行政和党委的领导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我校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理事会、行政和党委的领导下,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为指导,认真贯彻2014年4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体艺[2014] 3号),以及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 4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端正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增进学生健康为基本目标,不断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任务,学校体育工作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以及体育工作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和长足进步,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取得成绩和进步 (一)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战略地位,较好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本年度召开了4次校体委工作会议,围绕贯彻中发[2007]7号、国办发[2012]53号,以及教育部教体艺[2014] 3号、[2014]4号文,部署在全校师生中开展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对学校体育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从“国家发展和民族兴旺”的高度,增强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较好完成了全年学校体育工作任务,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课外体育锻炼等方面取得明显进步。 能坚持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全过程,做到警钟常鸣,常抓不懈,同时,杜绝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全年无安全事件发生。 (二)强化组织机制,学校体育工作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本年度加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建设。我校体育工作在组织治理上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校体委及其下设体育工作委员会为校级机构,由分管副校长任体委主任,体委副主任由体育学院院长、学工处处长、校团委书记兼任。体育工作委员会,挂靠于体育学院,设体育信息部、体育竞赛部和体育社团部,具体落实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院(部)成立学院体育分会,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二级机构,由院(部)书记任分体委主任,学工科长(干事)任分体委副主任,挂靠于院(部)学工科。二级体委的责任与义务,由校体委章程作出规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的组织体系,使学校体育工作组织机制更趋向于合理。 (三)圆满完成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 在学校实施《标准》领导小组指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教体艺[2014]3号和省教育厅赣体艺字[2014]22号文,坚持按照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版)要求,并结合校情与学情开展《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本年度圆满完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 本年度首次将大一新生的《标准》测试安排在军训期间进行,使新生的体质健康教育融入到军事训练和国防教育中,同时也提高了《标准》测试和体质健康教育的质量。 能坚持《标准》数据上报真实性,通过推行健康测试登记卡制度,使数据管理更规范。 (四)出席江西省第14届运动会,体育道徳风尚和竞赛成绩创辉煌 2014年是省运会年。在学校体委领导下我校派出89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高校部篮球、足球、跆拳道、武术、散打、田径6个大项比赛,荣获金牌18.5枚、银牌11枚、铜牌9枚,跆拳道队还获本科普通组团体总分第一和体育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三,代表团奖牌总数名列全省本科院校甲组第4名,并被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五)接受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的抽査复核,反晌优良 今年11月中旬教育部专家组一行5人对我校《标准》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进行抽复核。在学校理事会、行政领导下,我校积极配合,做到准备认真,安排周到。整个工作井然有序,现场效果甚佳,得到专家组充分肯定。在对抽取的142名学生复核中,专家组反映测试过程符合要求,测试组织工作优秀,查核数据与上报数据基本吻合。 (六)积极推进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浓厚 1.积极开展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学校公体教研室组织教师总结上年度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经验,对本年度的教学计划、选项课安排、教学进度和场地器材准备进行认真研究,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5项措施。例如,增加大一体育基础课教学中传统体育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承继我国体育文化精髓,掌握1-2项体育锻炼方法,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本科大二继续开设的体育选项课,本年度供学生选学体育项目由原来的8大项增加到12大项(如广场舞、女子防身术等),较好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求,调动了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大一本、专科生体育课到课率超过95%,大二本科体育课的到课率达到90%。 2.积极开展校园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本年度主办了校级“航天杯”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赛,以及校第14届“航天杯”田径运动会。学生参与校内体育竞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校田径运动会为例,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人数接近3000人,田径竞赛的运动员、裁判员超过1500人,运动会观众最多时达到20000余人。校内体育竞赛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原则,本年度未发现参赛违规现象。良好赛风,提升了学校体育道德风尚。 3.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公益活动。在校体委主导下,根据国家阳光办[2014]2号和省教育厅赣教体艺函[2014]36号文要求,主办了学校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并深入各个学院组织和协调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公益活动的开展,努力将体育与环保同行,让更多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环保的意识。 4.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宣传活动,努力向社会公开我校阳光体育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经学校批准,校体委信息部承担了学校“阳光体育网页”的开通和编辑工作,学校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年底前完成“网页”制作,使之成为宣传学校阳光体育的窗口。 (七)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我校体育专业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本年度我校体育专业增设了体育表演本科和体育舞蹈专科2个专业方向,使我校体育专业办学规模有了扩大。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校体育专业加强了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以省內为基础辐射全国多地的实训基地群。以高尔夫专业实训基地为例,我校体育专业拥有地处南昌省会的保利高尔夫球会、蒋巷奥体高尔夫俱乐部,以及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国内规模较大的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和山东南山国际高尔夫俱乐部等。以此为基础,按照学校部置,并结合校情和学情,本年度学校体育专业对本、专科各专业(含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努力试行本科3+1、专科2+1的办学模式。 (八)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师数量和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本年度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巩固已启动多年的提升现任教师学历水平工程。目前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中,取得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数量已超过70%;同时,积极做好体育教师任聘和续聘工作,严格按照德、能、勤、绩要求选聘教师,使体育教师职业规范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二、存在不足和急待解决问题 (一)公共体育教学有待加强 1. 教师的教育质量意识不强,把教学质量滑坡归结于学生基础,社会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 2. 公共体育教学手段单一,体育教学仍存在场地器材不足现象。 3. 体育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待遇有待改善。 (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有待进一步推进 1. 院(部)阳光体育运动发展不平衡。 2. 对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在组织规划、体育课程设置、学生课外活动、体质测试、办学条件仍有一定差距。 3. 学校体育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三、2015年工作要点 1.全面贯彻教育部教体艺[2014]3号文精神,以及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做到全面规划,认真落实。 2. 重点推进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方面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要求。 3. 加强校体育工作委员会內部建设,明确其工作职责。使学生体质测试与数据上报工作、校阳光体育推进工作、校体育业余训练等上一个新台价。 4. 加强体育学科与专业建设,扩大本科招生规模,落实质量建设工程项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力争社体本科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 南昌理工学院 2014.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