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县永年中学校
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实施意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县教育局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通过课间、大课间、课外活动、体育课时间的时间,使我校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宋旭东 副组长:刘祖平 王平 宋信林
组员:肖顺林 包世香 王明春 魏寿蓉 雷 力 宋平 陈万刚 李祖廉段 平 体育教师 各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
1、认真落实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规定。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的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至少40分钟的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同时,学校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制度。我校要根据教育部《学生体育健康标准》,添置相关设备,认真开展对学生的体质测试,将体质测试报告反馈给学生及家长,作为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并记入学生档案,我校每学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3 、大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认真贯彻落实“每天活动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开展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群众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坚持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平均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掀起校园青春健身活动的热潮,形成生动活泼、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4、全面开展“二体一艺”活动。我校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艺活动作为日常教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形成制度。
5、切实做好“体育与健康”评价工作。将评价的侧重点放在学生平时上课和参加活动的表现上。放在学生体质健康的进步上,放在学生体育兴趣和特长的形成上。对学生过程性的记录要齐要细,尽量反映学生的过程表现与进步状况。
6、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开展疾病预防、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预防血吸虫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做到课时、师资、教材“三落实”;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好每年一次健康检查;开展预防按种证的补种工作;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7、全面实施“一炼两操两活动”制度。“一炼”即早锻炼,学校坚持每天出早操;“两操”即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两活动”即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我校已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四、工作要求
1、我校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对体育设施和设备的改造和添置,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的需求和安全保障。
2、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要严格按照省、市“减负”规定,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
3、主动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合力。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宣传,与家长定期沟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和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使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支持学校为加强体育工作采取的各项措施。
4、我校每学期末要对学校体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将总结材料送交上级。
富顺县永年中学校
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文件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以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二、活动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力求以活动保安全,以活动强身体,以活动励志气,以活动促团结,以活动创氛围,以活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会健体”意识。
三、 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创新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长跑、广播操、游戏、跳绳、球类、踢毽子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4、实用性原则。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增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及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校从实用性着手,将紧急疏散演练列为大课间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
5、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宋旭东
副组长:刘祖平 王平 宋信林
组员:肖顺林 包世香 王明春 魏寿蓉 雷 力 宋平 陈万刚 李祖廉段 平 体育教师 各班主任
具体分工:
政办室、教导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及落实
政办室:检查各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评比及考核
后勤处:大课间活动器材的购置与维修
体育组教师: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广播室:课间活动音乐选择与更换
医务室:受伤学生的简单医护,较严重的送医院
班主任:负责本班大课间活动组织、安全教育与管理
五、活动口号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安全 我快乐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
六、活动时间:
9月20起,每周二——周五上午9:50——10:15,下午5:00——6:00
七、活动项目说明
(一)、活动设置
1、集体项目:紧急疏散演练、长跑、第三套广播体操、兔子舞等。
2、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立定跳远等。
(二)、具体要求
集体项目
1、 紧急疏散演练
说明:利用各班进出场这一时间与顺序,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安排:各班听到哨声后马上离开教室,在行进中整队跑向操场,高中部到大操场,初一、初二年级到集资楼篮球场,初三年级到食堂篮球场。
要求:安全、有序,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以内,所有学生集中在制定地点。
目的:每日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增强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时学生的自救能力。
负责教师:各班班主任 当堂课教师
背景音乐:哨声(一短一长),时隔五秒。
2、 长跑
说明:结合“阳光长跑运动”,每学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各班呈两列纵队在指定场地,按照规定圈数,进行长跑运动。
安排:高中年级绕操场楼跑5圈(1000米)
初中年级绕篮球场12分钟
要求:各班呈四列纵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大声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班主任跟随队伍慢跑;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跑步纪律、精神面貌进行打分。
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负责教师:年级组长 班主任 背景音乐:《团结就是力量》
3、广播操
说明:各班长跑结束后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运动场、篮球场,整队,做广播操。
安排:从东至西依次为高一、高二、高三年级
要求:2分钟内全体学生静、快、齐,回到篮球场班级指定位置,音乐响起开始做操,广播操结束后,退场从高一1和高二10开始分两个方向跑步退场。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情况进行打分。
目的:在长跑后利用广播操适当调整呼吸与运动状态,并使身体其他部位与关节得到锻炼。
负责教师:行政值周 体育值周 各班班主任
背景音乐:《第三套广播体操音乐》
4、集体舞
说明:集体舞包括学生集体舞、韵律操、兔子舞等,由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教跳。
安排:全校学生共同参加,地点:篮球场,由陈凯老师指挥,学生集体跳舞
要求:动作整齐,节奏感强,有一定的运动量及艺术表现力。
目的:运动与艺术相结合,既锻炼身体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进一步创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负责教师:陈凯、张建芬、朱艳
背景音乐:根据舞蹈要求选择相关音乐。
5、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立定跳远)
说明:各班由班主任安排,每位学生自带一定器材,在指定场地进行活动。
要求: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窜、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有序进行。
目的:寓运动于乐,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中得到锻炼,放松身心,增进友谊,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
八、活动流程
1、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十月:
紧急疏散演练 → 广播体操 → 自选项目(周五自选项目为“集体舞”)
序号 活动 具体时间 具体内容 音乐编配
1
紧急疏散演练 9:50-9:53
各班快速行进,3分秒内到达指定地点 哨声
2 广播体操 9:54-10:00
各班呈两路纵队跟随音乐做广播操 广播体操音乐
3
自选项目
10:00-10:10
各班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班主任老师与体育老师在旁指导 《运动员进行曲》
4
结束
10:10-10:15
活动结束,各班学生休息做好上课准备 《春之声圆舞曲》
2、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
序号 活动 具体时间 具体内容 音乐编配
1
紧急疏散演练 9:50-9:53
各班快速行进,3分秒内到达指定地点 哨声
2 长跑
9:54-10:00
各班在指定区域绕场跑满1千米
《团结就是力量》
3
广播体操 9:54-10:00
各班呈两路纵队跟随音乐做广播操 广播体操音乐
4
结束
10:10-10:15
活动结束,各班学生休息做好上课准备 《蓝色多瑙河》
九、学生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
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十、教师具体要求: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并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永年中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6、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实施形式:
1.学校统筹与班级自主相结合。
学校统筹安排;具体活动内容由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自主确定。
2.学校管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学校教导处以班级为单位,将所有任课教师划分到所任课班级中,全过程参与该班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做好活动组织、纪律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高质量、高标准、有条不紊的正常开展。
学校所有行政人员确定责任班级,准时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当天记录行政检查手册。
3.体育活动与艺术赏析相结合。
在活动内容上,要将德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赏析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体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中要尽量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实施要求:
1.学校在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室内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项活动。
2.各班要高度重视室内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在班内进行科学分组,并配备好指导教师。
3.各班要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所制定的班级活动计划既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
根据春冬季和夏秋季的气温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要充分发挥本班教师的特长,把综合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4.各班的活动开展要有组织、有步骤;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5.所有教师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6.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班级自主活动项目(推荐):
1.艺术类:
合唱、独唱、绘画、硬笔书法、小舞蹈、乐器表演、小品表演、小相声、影视欣赏等。
2.室内体育小游戏:
如:趣味报数、钩肘站立、击掌传球、大小西瓜、游戏乒乓球、负重蹲起、两人一条心、手指拔河、传口令、报数比快、写反字、钓鱼、拉绳比赛、俯卧撑等。
3.文学类:
演讲、故事会、诗朗诵、颂读等。
四、说明:
以上项目只提供给各班安排活动内容时参考,各班可根据本班教师和任课教师实际进行选择,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尽量呈现各班特色。
五、 建议:
1、建议尽量安排在比较炎热的夏季和秋季节开展,而把体育小游戏安排在春冬季。
2、综合实践类的所有活动成果要求各班要整理和收藏,建议定期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和作品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③艺术类、文学类可单独作为活动内容,也可与室内趣味体育小游戏结合起来开展活动,以表演性质作为体育小游戏的辅助部分,具体安排各班自行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