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伴我行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阳光体育工作经验交流

彭州市延秀小学是隶属于彭州市教体局的一所直属学校。始创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是彭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原名“延秀女塾”;新中国成立后,延秀小学翻开了新的办学篇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校现有教学班56个,教职工166名,中高级职称148人学校现有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0余人,省、市、区优秀教育工作者60多人。校园占地16亩,建筑面积11038平方米,绿化面积4483平方米,运动场地6000多平方米。学校拥有优雅的教学环境和完善的教学设施。校园分为教学区和运动区,布局合理美观。 学校提出“真、实、精、新的扬长教学,攒足孩子发展后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体现教师的能力和价值,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管理思想。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体育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学校体育工作获得了丰硕的佳绩,校排球队在近四年中获成都市小学生排球赛“区市县”组“一等奖”十余次;其中获“冠军”奖杯五座,成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季军”奖杯一座。校乒乓球队在成都市传统项目学校比赛中也多次获“一等奖”数十人获得前八名的好成绩。体育组有体育专职教师7名,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其中成都市体育骨干教师一人,彭州名师一人,彭州市体育骨干教师二人,成都市排球协会优秀教练员三人,成都市乒乓球协会优秀教练员一人,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二人。根据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小学”评选细则,我校进行了严格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与管理,形成稳定的体育工作网络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我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正校长亲自任组长,由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直接带领管理,成员由中层领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成,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的情况,下设排球社团、田径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棋类社团、学生体质健康组和阳光体育活动组,并由专职教练任组长,形成了稳定的体育工作管理网络。不断完善《延秀小学体育特色管理制度》、《延秀小学运动队管理制度》、《延秀小学运动员管理制度》、《体育教师职责》、《体育教研组长职责》、《延秀小学师生体育获奖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所有规章制度中都明确了体育工作考核及重要性,确保了我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在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也把体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安排。为此,有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学校所有教师的配合帮助下,在体育组所有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我校的体育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成效显著。 二、加强体育条件建设,实现良好育人环境 体育组现有体育专职教师7名,兼职教师9名,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中级职称,其中成都市体育骨干教师一人,彭州名师一人,彭州市体育骨干教师二人,成都市排球协会优秀教练员三人,成都市乒乓球协会优秀教练员一人,彭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二人。 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负重奋进,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必要的改善与配置,建有15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和排球场、学生活动广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场。使我校的体育场地器材基本达到了省级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学校还建有体育器材室、淋浴室、会议室、学生宿舍等,近五年已投入10多万元用于训练经费与器材设施的配置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为此,我校在2009年被评为成都市排球、乒乓球体育传统校。学校还成立体育运动训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体育教师的训练补贴和奖金。学校还配备了专人进行体育器材保管及场地、器材对外开放的管理,完善学校体育器材借还手续,确保了学校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以及各运动队体育训练的要求以及场地器材对外开放,为我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育人环境。 此外,我校还积极发展学校体育特色项目,目前学校有排球社团、田径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棋类社团、学生体质健康组和阳光体育活动组,每年的4月和10月都进行体育活动月和班级比赛;有效的提高了普及率。每年定期举行校冬运会和亲子运动会,既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还加强了家校联系;既具健身价值又具教育意义。 三、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学校按规定开足各年级的体育课,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体育课考核制度。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每位体育教师的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计划,不定期的组织对体育教师听课,保证了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提出“五个一”,即“能学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具有一项高超的运动项目,要有一本高水平的教案,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带好一支运动队,并注重实践和落实。经常在组内开展展示课、公开课、汇报课等教学活动。在具备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功底的基础上,体育组老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科研中去。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组老师的论文《浅谈上好体育常规课的要点》国家级“一等奖”《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中生活化游戏的特点》成都市“三等奖”《浅谈课改中上好常规课的要点》成都市“二等奖”《新课改下小学体育课中生活化游戏的特点》彭州市“三等奖”《小学体育课生活化的基本思路》彭州市“二等奖”《合理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彭州市“三等奖”,研讨课“环保小卫士”彭州市一等奖。 四、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活动时间;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落到实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七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运动第一,健康第一”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从2005年开始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采取有力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外‘动’起来!,力争让所有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学校成立阳光体育工程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全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实施大课间30分钟体育活动制度,安排全校性广播体操、自编操、跳绳、慢跑、传统游戏等群众性大课间体育活动;对没有体育课的两天各安排一次体育活动课,活动时间为40分钟,精心制定活动计划,科学规划活动场地,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明确训练、督导、管理的责任。同时,制订了学校课外活动制度,保证了每个参加活动课的班级做到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场地。体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彩,如每年的校排球球联赛是活动课的内容之一。 学校还成立了“体育2+1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表,以排球项目为龙头,利用体育课和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每次活动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定辅导教师,教务处专人负责考核,实实在在开展活动。学校还提出“做延秀学生,会排球项目”的目标,让全体学生必须学会排球基本技术运动,并做为学生学期考核的必测项目,现在排球已成为我校学生必学体育运动项目,学校也经常举行年级段排球赛、班级对抗赛、师生友谊赛等,还有排球校园吉尼斯运动,开展的项目有连续自抛自垫、连续对墙垫球、垫球过障碍比赛,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排球练习的积极性。 每年5月和11月去校都对健康学生进行体质测试,并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上报了数据。让学生的体质得到连续监控和促进。 五、加强课余训练与体育竞赛,体育成绩名符其实 学校的体育竞赛与课余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我校历来对此非常重视。学校组建了排球队、乒乓球队进行常年训练不间断。对各个运动队的运动员进行归类管理,其中包括运动员基本的身体形态、体检报告表,训练情况、文化学习情况、运动成绩等进行归案管理,这样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方便于上级少体校的招生工作。同时还组织开展校内的各种小型比赛,如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跳绳、踢毽比赛、长跑比赛等等。学校的课余训练工作以及各项体育竞赛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且有成效,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一) 校排球队:获成都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季军;五次获得成都市小学气排球比赛冠军,四次亚军;一次硬排球冠军,10多次一等奖,多次获得获彭州市小学生排球赛五三连冠(2003—2005年);目前,我校男子、女子排球队正刻苦训练、积极备战,争取再获佳绩。 (二) 校乒乓球队:获成都市团体冠军4次,一等奖10多次。20多人次获得单项前8名。 (三) 校足球队:获彭州市小学生足球赛冠军一次(2002)。 (四) 校田径队:获彭州市第二届小学生运动会团体第二名,10多个单项冠军。 (五) 校篮球队:获彭州市第二届小学生运动二等奖。 (六) 棋类社团:获成都市第二届小学生运动会二等奖。 所有的成绩已属过去,与众多的优秀兄弟学校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这些差距作为我们新的起点,立足于我校的排球、乒乓球两项运动项目为龙头,带动全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们的乐园。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奋进,进一步明确体育工作“常态、常效”化的目标,提供经费投入,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根据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评选细则,经过严格自查。目前我校存在差距的是:学生人均活动面积;专职教师配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外体育活动效果等方面。 解决方案: (一) 实行双大课间制度,上好每一节课,提高学生练习和活动的密度,巩固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二) 投入更多经费购买适用的体育器材巩固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终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 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调入年轻的专职的专业的体育教师。 四川省彭州市延秀小学 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