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 何 促 进 儿 童 创 造 力 的 发 展
成都市群星美术学校 蒋赟斌(担任学科:体育)
创造力的开发与培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不仅是个体完善发展的基础,同时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造力作为一种高级的心量机能是儿童健康成长所必须培养的。创造力的发展为儿童适应社会提供了更多能段,使其适应社会,与人协调的能力更强,更加独立,使其能以更充分而持续的热情投入创造活动中去。
一、培养儿童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一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这种兴趣促使个体去积极的探索新事物,并从中得到心理满足。对新事物不断的探索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特征。这种兴趣是其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动力之一。它有利于创造性人才智力的充分发恢,增强他们自己创造性动机,提高其观察事物的敏感性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从而提创造的效率。而且,探索新事物的兴趣能帮助儿童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促使其更好更快的完成创造性活动。培养儿童对探索新事的兴趣,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和教师应重视对此的培养。
二、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
自我意识是对作为主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对人我关系的意识。一个人要使自我的个到健康发展,以适应社会生活就必须很好的培养自我意识,即通过自我认识来分析自己的能力,通过情绪体验保持健康的情绪生活。通过自我监督组织良好的行为方式。儿童在能评价自己之前,首先需要别人对其进行评价,进面逐步建立起他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系统。一个有创造力的儿童自我意识系统应是协调而独立的,他不会完全模仿自己的父母与老师。因此,教师应鼓励儿童自己独立的自我意识。树立自尊、自强、自信的心理品质,这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三、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健全的心理适应是保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对创造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个擅长与人交往,人际适应良好的人,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从事的工作,并在与人交往中吸收别的长处,开阔眼界和增强心理上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发挥群体智力效应的重要条件。合理的群体智力结构是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群智力效应的的充分发挥,而群智力效应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领带于群体人际关系和谐程度。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就要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帮助正确了解自己、评价自己、了解他人,尊重他人,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如班组接力赛、排球比赛等,从中培养儿童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四、提高儿童对失败的耐受力,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
创造性活动是人们对习惯的一种挑战。难免有人不理解,甚至受到打击。而儿童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这就要求人们帮助儿童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嘲笑去压抑自己的创造力。从理论上说同,任何儿童在出生时都具有很大的创造潜能,许多儿童在后来并没有表现出这种创造力,就是由于外界因素导致了儿童创造性的自我压抑。在帮助儿童强化自己创造性的同时,还需帮助儿童学会分析他人的批评,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加以吸收利用,帮助儿童认识创造性的工作一般不会一次成功,而要经过多次失败,以提高儿童对失败的承受力,培养儿童坚强毅力,树立必胜的信念,以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
总之,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不仅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也受到动机、人格、心理健康等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儿童的创造,家长与老师要让孩子体会到你对他关心与信任,并树立其信心,才能有助于促进孩子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