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高度重视,完善管理体制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我们提出了“安全为重”“健康第一”“快乐学习”的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在制定学期计划时,学校把体育工作列为重点,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在行政会议、教研会议及教师会议上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和健康锻炼的认识。学校成立了艺体卫处,规范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工作质量。我们认真学习坚持德、智、体三育并重原则,把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当作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认真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把学校体育工作列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认真制定严格管理体育制度,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主管领导,以身作则,经常听取和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二、拓展课程内容,丰富课程门类 引导师生充分运用场地资源培养运动技能和健康意识。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构建并完善了“选修课”教学模式,初一年级的学生在每一学年选择一项体育技能项目,促使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可以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我们在教学中打破了班级界限,增加了学生横向交往的机会,扩大了学生接触的范围,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我们还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篮球课、排球课、足球课、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每项课程确定模块学习达成目标和评价标准,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层次、不同潜质、不同趣向分层次进行专选教学,进行个性化田径项目校本评价,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三、丰富学生教师的课余生活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每天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这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新的一种校本体育组织形式。以学校的特色密集跑和自编素质操为规定内容,初一、初二年级进行自编素质操和折返跑的练习,初三年级进行密集跑和身体素质训练。有效地落实了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的体育运动要求,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让“阳光体育”真正来到学生们中间。同时,我校建有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田径和裁判员等学生俱乐部,设有俱乐部导师,遵循“学生书面申请——教师审核——俱乐部负责人策划、组织活动——裁判俱乐部成员自行裁判”的活动流程,各俱乐部联合组织校园篮球运动比赛、校田径运动会,参加俱乐部联赛,组织拔河、大绳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我校每周星期二下午开展了全校的教师体育课,促进教师的身体健康,发展个性化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四、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监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 为了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的准确性,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长任组长,亲自主抓测试工作,主管校长组织各年级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明确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操作细则,并要求体育教师对各班进行标准的测试项目及锻炼方法的宣传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还把《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上传到学校校园网,并通过学校的广播向学生宣传测试工作的目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测试达标要求来督促自已平时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同时,在测试前,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安全检查,制订详细的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等。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合理有序的完成测试工作。在测试全部结束后,由专管教师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所有工作按时完成,测试数据真实、准确无误并及时完成数据的上报工作。五、完善课程标准,提高学生体育专项运动能力 选拔具有运动特长的学生成立各学年代表队,确定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专修项目,坚持常年训练,每年完成20—40课时的训练课,8—15场各级别的竞赛。我们制定了《阳光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和《运动技能及战术使用手册》,对专修课采取“专项负责,项目管理”的办法,建立专项教师跟踪辅导制,实施“教练员、班任联席制,一生一策,定期问效,长期跟踪”的策略,认真规划专修课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制定学生年、月、周、日运动发展计划,专修课教练员在竞训中做到了“群体培养与个体培养”相结合,“运动素养培养与运动技巧训练”相结合,“意志品质培养与运动技能训练”相结合,“体育竞训与文化课学习”相结合,“体育竞训与德育”相结合,为高校输送了各种专业的优秀体育人才。在2014年武侯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成都十二中以绝对优势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国中小学健美操比赛获得单项多个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六、努力的方向 学校在不断的发展前进,不断的加大硬件投入,随着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学校会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加强场地、体育器材配备。完善学校学生体育活动的设施,为阳光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今后我校将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管理与指导,广泛开展校园多种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改进指导措施、手段、方法,完善活动的科学性、系统性、参与性,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的新型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