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真正落实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

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人数多,全校人数2966人,人均活动面积小的问题,安排了适合本校学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5、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每次运动负荷达到120次/分钟,但不超过200次/分钟。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快乐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切忌成人化和强制性。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阳光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安全第一原则。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组织机构 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彭显宏 组 员:吴燕 张雯 谢小川 许可 任鸿飞 夏子夜 祝建强 李宁 郑宇阳 阙龙伟 侯士鹏 秦瑞婕 景梦玲 以及各位班主任、副班主任老师。 人员安排:各年级各班班主任担任领队及教练并组织实施,副班主任协助。由体育教师负责操场秩序管理。 五、活动场地、器材说明及安排 1、场地说明:本校共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4个,篮球馆1个,羽毛球场2个,排球场2个,乒乓球台20个。 2、场地安排:各班按照《大课间活动场地站位图》进行集中,若有调整以广播通知为准。 3、器材使用:必须由当班教师或学生体育干部到器材室领取。在活动课结束后,由体育委员负责检查清点体育器材,并经负责老师核实后,归还到体育器材室,并安放整齐。 六、活动主题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各个年级为单位,采取灵活的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活动要求:严格安排定场地和内容进行,不得有随意占用非制定场地活动,避免不安全的行为,切实做好安全防范以及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杜绝一切妨碍安全的行为。 阳光大课间活动特色: 1、全音乐控制,采用流行的励志的音乐,孩子们根据音乐的变化和语音提示,自觉进行大课间活动,这样保证了孩子们能够加快行进的速度,提高活动的效率; 2、以保证学生的运动量为准则,真正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落到实处,让大课间更加丰富的同时,更有实效。内容安排主要以各种操类加身体素质训练以及快乐长跑活动。 3、 各健身操,除了全国规定的第七套广播体操外,结合学校校本特色武术与篮球,体育老师创编篮球操以及武术健身操。 七、安全预案及伤病学生安排 1.若因天气状况(雨天或重污染天气等)不适宜开展活动时,必须有组织纪律的回各班教室参加室内运动,除进行快乐热身操和礼仪操以外,各位班主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简单的室内伸展练习为主,要求各班必须尽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最大流通。 2.当遇到意外伤害等特殊情况,必须立刻通知后勤处,交由后勤处刘普负责处理,并及时报告分管领导以协助处理。 3、对于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首先应先出示医院证明及家长签名的假条,在进行室外大课间时,必须跟随全班到操场,可安排在班级旁边休息,如果进行室内活动时,可以坐在位置上休息。 以上措施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