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实验小学学生每天校园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武侯实验小学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锻炼 实施方案及管理制度 武侯实验小学体育组 2014年 武侯实验小学学生每天校园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促进武侯实验小学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构建两级管理体系,设立监督问责制 构建“校园阳光体育锻炼”(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两级管理领导体系小组;设立监督、协调、评估、等“校园阳光体育锻炼”机制。 (一)校长和分管领导:(责任人:付华、谢林) 校长和分管领导承担一级管理,针对每学期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计划和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提出建议与意见。对各项上报数据进行相对范围内的通报和分析,并在班主任会议中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二)体育教研组:(责任人:刘艳、唐钢) 体育教研组承担二级管理,协调大队部、年级组、卫生室、后勤组有序的开展每天“校园阳光体育锻炼。” 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制定学校的体育工作计划,科学合理的安排各年级的眼保健操、大课间、体育课、体锻、各社团运动队等活动。 (三)年级组:(责任人:各年级组长) 积极配合体育教研组、大队部、卫生室开展“校园阳光体育锻炼”的动员宣传活动。在年级中、班级中大力倡导经常参加体育对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主动合理的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内的各项体育锻炼活动。班主任和教师要积极向学生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活动前做好热身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大队部:(责任人:吴双) 积极配合体育教研组开展“校园阳光体育锻炼”的动员、宣传并组织值周生对大课间和体锻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卫生室:(责任人:王奕) 积极配合体育教研组对全校的每位学生进行体质医务监督。同时,监督各班在眼保健操中的开展情况和质量。卫生保健教师做到每天巡视,防止学生意外事故发生,一旦发生要及时救治和上报。 (六)后勤组:(责任人:杨敏) 积极配合学校和体育教研组做好校园内体育公共实施的维护与保障。做到每学期检查两次,并做好相应的检查和维修记录。 三、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总体规划布局: (一)各年级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活动项目安排: 1、体育课:按照各年级的课程标准要求,每位体育教师认真开展课堂教学(40分钟)。 2、大课间活动:每天早晨两节课后全校学生在操场和屋顶集合,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领开展锻炼活动。分成两个部分:一半学生在屋顶进行乒乓球相关练习,一半学生在操场进行大课间活动。具体安排:星期一、三、五:1、2、3年级低段在操场做操,锻炼活动内容:5分钟跑、国颁操、自编操、身体素质练习、太极拳。4、5、6年级高段在屋顶进行乒乓球练习(1个班4张桌子)。星期二、四则低、高段交换进行。 下午体锻: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全校学生在操场集合,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带领开展锻炼活动。锻炼活动内容:以身体素质类项目并结合游戏的方式开展。 3、眼保健操:每周十次,每次(5分钟×10),由任课教师每天进行监督。 4、其它特色社团与运动队:足球、篮球、田径、乒乓球、体育游戏等社团。每个项目每周星期一和五进行社团练习,每次约60分钟。运动队乒乓球、足球、田径分别在星期一、三、四下午放学进行训练。 (三)具体安排及要求 1.时间安排: (1)每周一至五大课间:10:20~10:50——30分钟; (2)每周各班5节体育课(详见课表)——40分钟 /节 (3)两次眼保健操——10分钟 (4)下午体锻活动 15:10~15:50——40分钟。 2.内容安排 (1)大课间: A、下楼——5分钟跑步——广播操/大课间内容—身体素质练习——太极拳——退场 B、准备活动——乒乓球专项准备活动——颠球——发球——打单球——放松 (2)体育课:队列——准备活动——主教材——辅助教材——放松/素质练习 (4)社团小组:田径、球类、棋类 (5)下午课外体育活动:提供篮球、足球、绳子、毽球等活动器材 (6)运动队训练:足球、乒乓球、拉丁舞 3.地点安排 (1)大课间:操场、屋顶。 (2)体育课:上课教师根据内容自定合适场地。 (3)体育锻炼课:根据内容自定合适场地。 (4)社团:根据内容自定合适场地。 (5)下午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内容自定合适场地。 四、统筹安排各项体育工作 1.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训练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2.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倡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庭体育作业是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延续和补充,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档案资料。学校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的总结并且保留活动资料,图片存档。 五、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1.体育课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锻炼课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有组织形式、有人管,并认真落实。 2.大课间、眼保健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3.体锻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开展。 4.继续坚持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小型多样、定期开展与经常性相结合。 六、加强检查与监督 1.学校将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具体人员,明确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学期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体育课时、拖堂、不能依法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部门负责人、教师,不能评优、评先。 3.学校体育部门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 4.学校将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责任追究,奖惩兑现。对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必须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同工同酬,教师担任体育锻炼课、课余体育训练、广播体操、体育竞赛等工作奖合理计算工作量。 武侯实验小学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