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上学期大课间活动计划 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根据县教育局“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体育资源。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成和方法,与学校艺术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根据不同的形式与内容,挖掘教育因素,从健体、培德、养智、审美、社会适应等角度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以全面落实教学计划,又不增加学业负担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全面性原则。体育大课间活动不光单一涉及体育学科,不但要德智与心智相统一,还要音体美等学科相融合。 5、自主性原则。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力求师生互动,主张学生个性展现和学生群体合作,在各项活动中自定方案,自我练习,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等。 四、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 长:姜向阳 副组长:卢进军 赵刚 成 员:周代华 唐小平 周林 陈越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形式 (一)时间:每天上午10:20——10:50 (二)活动性质: 1、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特长为根本,活动内容要体现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2、以班级为单位,体现学生自主、创新的精神,力求各种活动在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中完成。 3、安排活泼多样运动项目:队列队形、健身操、广播体操、音乐、武术、跑步、放松操等内容。体现快乐校园,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新理念。 六、活动结构、内容与安排 1.准备部分:2'以班为单位,班级自己组织本班,整齐、安静、快速到达操场。 2. 校园健身操:5'(1)散开与原地转动----充分展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及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校园健身操----充分展示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青春气息。 3. 第九套广播体操: 5'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伴奏下,充分表现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 4.跑步:5'舒展的音乐、整齐的步伐、雄壮的口号,这就是七中育才学校金堂分校全体学生迈向成功的坚强心声。 5.放松操:4'放松学生身心,舒缓学生身体,享受运动乐趣。 6.总结与反思:点评学生的精彩与不足,认清自我,以寻求更大的进步。 7.跑步回教学区 七、组织要求 1、各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活动场地,因地制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使学生的活动空间得到扩展;加大体育的宣传力度,张贴、悬挂健身格言,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我运动、我快乐”,举行健康讲座等。 2、全体师生都要参与到快乐大课间中去,各任课教师与所教班学生一起活动。 3、 加强快乐大课间的管理与落实。 (1)、周代华老师落实好活动器械,由班主任按排学生,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人人在活动,每天值班领导对各班开展的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纳入班级量化;每次活动都有老师带领,确保活动安全。(2)、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活动项目的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