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二十五小“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通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保证中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学校成立以白兰逞校长为组长,德育办主任何小燕为副组长的“大课间锻炼”工作领导小组,共同出谋划策、集思广益。为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搞出水平、办出特色,从体育课计划的制定到各项活动的开展,各班主任都要积极地配合学校领导开展此项工作,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学校各有关部门从宣传、安全、后勤等方方面面给予大力支持。
为了检查学生体育活动课的开展状况,要求计划周详,组织得力,办出特色;学校每天安排值班领导负责,值周教师和行政领导对各班活动开展情况打分,教师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班内的各项活动评比;本次“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体现学生勤劳、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体育品质,要求活动参与率达100%。锻炼形式的多样,真正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需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和竞赛成功的乐趣。项目设置的科学化和人性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把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爱好紧密起来。还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我校的实际,为学生编设体育游戏竞赛,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施原则
1、全面发展与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树立终身教育为原则。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系统地设计能切实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内容和方法体系,有效开发体育教育功能。
2、教育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课外体育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3、面向全体与发展特长相结合的原则。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4、学生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
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总体目标
1、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向往之情。
2、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通过体育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体育活动,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学生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四、关于特殊学生的安排
不能参加运动的学生到各班队列后面见习;
五、工作职责:
1、校长:领导课外体育活动“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全面工作,具体负责对相关部门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2、德育办:制定实施方案与活动计划,保证课程设置与活动时间安排,做好教师安排、场地分配、器材使用及指导教师培训等工作,并对相关老师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组织开展学年的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拔河、乒乓球赛、跳绳、冬季长跑比赛等活动。
3、总务处:为“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保证场地器材设施达标,并对场地、器材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班主任:负责每周每日活动的组织、安排,各项活动的组织、质量的监控、阶段性的总结与反馈。
5、体育老师:负责具体的训练指导。
6、值周教师:行政值周和值周教师对“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进行量化考核。
六、组织机构
组 长:白兰逞(校长 书记)
副组长:林明芳(副校长 教导主任) 何小燕(德育办主任)
组 员:陈亚雯(大队辅导员) 体育教师、正副班主任。
七、活动内容安排:
类别
时间 主要内容 组织形式 组织实施 备注
10:00——10:30 广播操(七彩阳光)
大课间活动(跳绳) 广播操全校集体组织;跳绳
各班组织 体育教师和各班正副班主任
大课间活动时间30分钟
11:10——11:25 眼保健操 全校集体组织 当堂上课的教师负责监督
眼保健操5分钟
14:40——14:55 眼保健操 全校集体组织 当堂上课的教师负责监督 眼保健操5分钟
15:35——16:00 大课间活动(跑操) 全校集体组织 体育教师和各班正副班主任 大课间活动时间25分钟
雨天和雾霾天气 大课间活动(在室内做室内操) 各班自行组织 各班政府办主任组织各班进行 大课间活动时间25——30分钟
备注:在进行大课间活动的时候不能参加运动的学生到各班队列后面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