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工作总结

本年我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努力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改变了过去体育教材以运动技术为核心的方式,力求把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和健康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放在首位,并且尽最大可

一、加强组织与管理,形成稳定的体育工作网络 我校建立了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正校长亲自任组长,由分管校长任副组长直接带领管理,成员由中层领导、班主任和体育教师组成,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的情况,下设排球组、田径组、篮球组、乒乓球组、健美操组,学生体质健康组和阳光体育活动组,并由专职教练任组长,形成了稳定的体育工作管理网络。不断完善《七一实验小学体育特色管理制度》、《七一实验小学运动队管理制度》、《七一实验小学运动员管理制度》、《体育教师职责》、《体育教研组长职责》、《七一实验小学师生体育获奖激励制度》等规章制度。所有规章制度中都明确了体育工作考核及重要性,确保了我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在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中都把体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安排。每期的常态课和家长开放日活动校长带头积极听课评课,深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为此,有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学校所有教师的配合帮助下,在体育组所有教师的积极努力下,我校的体育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成效显著。 二、加强体育硬件建设,实现良好育人环境 学校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负重奋进,每年都投入较大资金对学校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进行必要的改善与配置,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篮球场,排球场,器械体操和游戏区,以及室内体育场。室内体育场建有器材室、淋浴室、办公室、仓库等,学校还成立体育运动训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体育教师的训练补贴和奖金。 另外,学校配备了专人进行保管体育器材,进一步完善了学校体育器材借还手续,并制定了器材管理员的工作制度和器材管理制度,确保了学校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以及各运动队体育训练的要求,为我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育人环境。 三、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保障体育教师的利益 学校配有7名专职体育教师和多名兼职体育教师,达到了按国家标准需7名体育教师的配置数,教师的学历都达到国家的要求。各个运动队都配有专业的教练,均能满足各个运动项目的需要。在实行新课程标准的形势下,我校进一步加强了对体育教师的管理与培养。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听课,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确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每一次的活动课,如,成都市举行的太极拳进校园体育教师培训,健美操教师培训,全国十城市赛课听课等,所需的差旅费和补贴均有学校全额报销。学校也同时考虑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在课时费计算上与其他老师同等对待,且严格执行上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师的服装配置及室外补贴的有关规定,使每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学校各项体育工作。 四、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工作,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体育教学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学校按规定开足各年级的体育课,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体育课考核制度。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每位体育教师的学年、学期、单元教学计划,不定期的组织对体育教师听课,保证了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经常在组内开展展示课、公开课、汇报课,师徒结对课展示等教学活动。在具备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功底的基础上,体育组老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教科研中去。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近三年中,校体育教师在全市新教材培训中,被县教育局选拔为主讲教师,吴小燕老师撰写的《浅谈小学低年级健美操教学》在崇州市小学2007-2008学年体育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何永章老师所撰写的《学习起跑后加速跑》 教学设计,在崇州市小学2008-2009学年度论文和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杜小年老师在崇州市2012年中小学体育优秀体育课评比展示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何永章老师在崇州市2012年中小学体育优秀体育课评比展示活动中,设计的《篮球原地运球》荣获一等奖。何永章老师在崇州市体育賽课中也获一等奖。吴小燕老师被授予2010年崇州市优秀体育教师,成都市体育賽课一等奖。郑仁奇老师的论文荣获成都市三等奖。体育组老师的体育教学论文在市县多次获奖和交流。 五、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保证学生活动时间。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七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运动第一,健康第一”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校从2007年开始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振奋一整天,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采取有力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外‘动’起来!,力争让所有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以上。学校成立阳光体育工程办公室,并在校门口向家长和社会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统一协调组织全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实施每天2次的大课间30分钟体育活动制度,安排全校性广播体操、自编操、跳绳、慢跑、传统游戏等群众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精心制定活动计划,科学规划活动场地,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明确训练、督导、管理的责任。同时,制订了学校课外活动制度,保证了每个参加活动课的班级做到有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场地。体育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彩,如每年的广播体操比赛,跳绳比赛,校队健美操训练,篮球运球和投球比赛等。 学校还成立了“体育2+1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表,以跳绳和乒乓球项目为龙头,利用体育课和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每次活动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定辅导教师,教务处专人负责考核,实实在在开展活动。 六、加强课余训练与体育竞赛,体育成绩名符其实 学校的体育竞赛与课余训练工作是学校体育工作中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我校历来对此非常重视。学校组建了田径队、健美操队、和定向越野队,进行常年训练不间断。学校建有运动队档案库,对各个运动队的运动员进行归类管理,其中包括运动员基本的身体形态、体检报告表,训练情况、文化学习情况、运动成绩等进行归案管理,这样对学生负责,同时也方便于上级少体校的招生工作。我校还每年组织两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校体育运动会中来,将原来的田径运动会改名为健康•绿洲,在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基础上,大胆地引入群众性的趣味体育运动项目,真正改变了以往运动会中“看多动少”的尴尬局面。同时还组织开展校内的各种小型比赛,如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跳绳比赛、长跑比赛、足跑比赛等等。学校的课余训练工作以及各项体育竞赛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且有成效,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我校2011年被评为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运动成都”2011年成都市第二届小学生综合运动会啦啦操比赛一等奖,“运动成都”2011年成都市第二届小学生综合运动会会棋比赛二等奖,2013年成都市“运动成都” 障碍接力比赛一等奖,并正在积极申请成为太极拳传统项目学校。2012年我校还成为首批被评为“成都市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的学校之一。 七、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为此,我校专门成立“学生体质健康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情况,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多次召集体育教师和全体班主任召开会议,会上大家明确任务,畅谈对计对策,估足困难,明确体育老师、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对每个教师的课进行1次运动负荷检测、分析。课的平均心率均在120—140次/分,经测试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5%以上。每年及时上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同时,利用学校的国旗下讲话、晨会、家长会、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和阵地,以多种形式认真做好实施《标准》的宣传发动工作,既要大力宣传实施《标准》的意义,又要使学生对测试内容、方法、测试标准有更多的了解,更要通过我们的宣传鼓动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