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
一、指导思想:
为学生活动锻炼提供和保证每天1小时时间,给学生充足的体育实践,让学生在体育实践中体验运动的快乐,感受锻炼的乐趣,贯彻“快乐体育”的原则,逐渐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
二、活动原则:
提倡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师生互动,共同参与。使师生形成人人想参与、个个喜欢活动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地愉悦身心,使学生心理机能、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相应的锻炼和发展。原则上在每天无体育课班级下午放学后进行。
三、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课外体育活动顺利进行,提高活动质量,建立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组 长:周贤全(校长)
副组长:付 平(副主任)
组 员:饶兵 黄先安 各班班主任及校区负责人
四、活动内容:
跑步 跳绳 队列训练 乒乓球 羽毛球等
五、活动组织方法:
1、按照课外活动安排表进行活动。
2、各班由体育委员领取、归还器材。
3、班主任跟班组织并负责学生安全。
4、体育教师负责运动场整体活动秩序,辅导学生活动、统一集合时间。
六、活动管理:
(一)对教师的管理:
1、领导小组要经常督查教师到岗情况,且派专人(付平主任)负责。
2、教研组长经常从技术上要求和指导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活动。
3、体育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学生活动,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并且有辅导记载。
4、活动期间,教师不能迟到、早退或不到场,若有违反,按课堂管理制度处罚。
5、任课教师要始终坚守在活动场地,负责活动安全,维护活动秩序。
(二)对学生的管理:
1、除雨天(地面潮湿)和放假时间外,没有非常特殊的情况,全校学生都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2、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开展活动,未经同意不能随意参加其他的活动项目。
3、各班每天活动前后均要集合,清点活动人数,不得迟到、早退和不参加活动。
4、体育委员活动前后,必须向本班任课教师简要汇报参加活动人数、活动开展情况,组织部分学生归还体育器材。
5、爱护公物,不能损坏体育设备,对故意损坏者,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记过、赔款等处分。
6、活动中发生意外,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尽量减少器材的损坏和人员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