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
崇州市学府小学校2014-2015学年“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我校在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以“人人健康、健康第一”为办学理念,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针对目前我校的现状,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
二、 活动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
2、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实到实处。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 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我校有37个教学班,1770名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康、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参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高效参与。我校200米环形跑道塑胶操场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为达到锻炼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广播操、健美操、舞蹈、太极拳、趣味跑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4、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 活动口号
我运动 我快乐 我锻炼 我提高
五、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甘国良
副组长:汤晓萍、余英、龚进、李萍、潘文新、徐帆、胡淑芳、刘万军、谢敏、詹庆多、魏朝晖
组员:叶青友、杨建修、张勇、黄娟、各班班主任
具体分工:
德育办、教导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及落实。
德育办:大课间活动评比及考核。每天在楼梯间及操场都安排值勤学生,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1)检查锻炼人数(2)检查进退场秩序是否整齐,是否有说笑、混乱现象(3)检查出场速度(4)检查锻炼质量(5)检查班主任是否到位、参与指导。(6)值周领导、教师巡查。
总务处:大课间活动器材的购置与维修。
体艺组:(1)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2)负责大课间活动进退场的安排(3)大课间活动音乐选配。
班主任:在大课间活动时间,组织本班学生整好两路纵队,然后带领队伍安静、有秩序地到达操场,组织学生按要求参加大课间活动。活动中,班主任要维持好本班学生的纪律、安全,防止伤害事故发生。退场时,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排好两路纵队安静、有序地进教学楼,到达班级后才能解散。班主任平时要注意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学生注意事项:⑴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穿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⑵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⑶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争执甚至打架。
六、 活动流程:
每天上午10:10——10:40,各班按照《安全通道学生通行路线》进退场,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如果因雨天、重污染天气等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游戏(弹子棋、军旗、象棋),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大课间流程:
1、眼保健操 5分钟
2、进场《运动员进行曲》乐曲 5分钟
3、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 4分钟
4、健美操:《少儿健美操一级规定动作》 3分钟
5、校歌操《放飞理想和希望》 5分钟
6、①冬季:趣味跑 5分钟
②夏季:成都太极一路 5分钟
七、建立激励机制
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考核分为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考核。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到活动中来,对教师的到位情况列入教师个人考核中。二是对班级的考核。为调动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内容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学校对大课间活动进行定期评比,把活动开展情况作为文明班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