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艺术修养,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教体艺厅【2014】3号)和《彭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细则》(彭教育教发【2014】02号)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计划。
一、推进原则
(一)全面发展原则。通过实施“2+1项目“,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全员参与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位学生艺体潜能。
(三)主体性原则。坚持以生为本,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四)校内外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校内外优势教育资源,会同社会、家长共同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五)特色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完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学生特长进一步发展、学校特色更加凸显。
二、推进目标
到2015 年,我校学生“2+1 项目”参与率100%,合格率应达到80%以上,其中良好率、优秀率应分别达到40%、40%以上。
三、工作内容
(一)体育工作
1、继续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勇于探索教学改革,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深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组织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标准观摩研讨活动,虚心学习,认真探索实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的效能。
3、要进一步抓好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使学生动作协调、舒展、到位,节奏感强,体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风貌。
4、体育教师要协同各班主任老师积极组建本班跳绳队、田径队,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好早锻炼的训练,开展好学校各项比赛和田径运动会。
5、体育教师要认真做好2014年冬季运动会各项项目的训练工作,认真组织学校田径队和跳绳队的训练工作和校足球队训练工作,并带动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并力争在2015年小学生综合运动会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6、体育教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小学生体质测试训练项目的训练,力争在9-10月体质测试活动中取得圆满的成绩。
(二)、艺术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扎实地学习和深入贯彻《艺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艺术课堂教学改革,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法与学法的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2、组织艺术教师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观摩研讨活动,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实践,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结合“我能行”活动,继续开展合唱、器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兴趣小组活动,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4、艺术教师要协同各班主任老师积极组建本班艺术团队,认真组织开展各项艺术活动,在本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市级以上艺术活动中发挥特长。
5、艺术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做好学校合唱队、绘画小组、竖笛小组等艺术小组的训练工作,带动群众性艺术活动的开展,并力争在中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6、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向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继续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市各级小学生文艺、书画等竞赛活动,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
7、注重与家长密切配合,把校内艺术教育与校外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互联互补、共同发展。同时学校要积极搭建能展示学生发展的舞台,使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走向社会,面向公众,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培养一批有艺术特长的学生
四、实施过程
1、“我能行” 体育艺术2+1活动的项目是:跑步、跳绳、竖笛,体育训练时间是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活动课,竖笛每周音乐课训练一节课和每周五中午社团活动训练时间。
2、实施中每项活动有专项老师负责。
3. 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的体育课、艺术课、兴趣活动。
4、活动过程中如出现恶劣天气体育在教室进行跳绳活动,竖笛课无理由推课和用于别的科目上课。
五、具体安排
大课间活动安排:
眼保健操(6分钟)
整队(3分钟)
课间操(两套操8分钟)
跑步(8分钟)30---50米(达标)、中长跑(达标)1—2年级200米,3---6年级400米
跳绳(10分钟)1分钟跳绳(达标) 花样跳绳(表演)
进退场(5分钟)
下雨大课间活动安排:
眼保健操(6分钟)剩余时间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班级社团活动训练或者各类艺术活动(合唱、绘画、电脑等)项目。
201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