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第二小学大课间活动 实施方案

拜城县第二小学大课间活动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大课间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大课间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体育特色,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活力校园,满足学生校园活动一小时锻炼,为此我校特开设大课间活动。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4、体育老师要按分工做好巡回指导督查工作,在考核中体育老师未及时到场或指导不力发现一次扣两分,由于玩忽职守,造成学生伤害事故的,追究其直接责任。 四、组织机制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朱丙键 副组长:陈萍丽 古丽•其曼 组 员: 申海燕 唐达勇 房长玉 汪培芳 武 勇 宋建萍 罗永红 姜德俊 赵 洁 房 春 郑晓丽 检查协调组组长:宋建萍 组 员: 李冬亮 技术指导组组长:王蓉惠 组 员:全体体育教师 活动负责组组长:各年级组长 组 员:全体班主任 活动医务组负责人:庄卓京 音响调放组负责人:全体体育教师轮值 体育器材管理组: 燕茹 活动影相收集负责人:胡杰 五、活动时间、流程、形式及内容 活动时间:周一到周五的每天上午11:45-----12:25为大课间活动。当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先由各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在教室做《眼保健操》然后在楼道里本班门口排好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依次按规定的的楼道下楼梯,进入指定场地进行集体项目活动:1、做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2、广播操做完后跟音乐跳《兔子舞》或做《武术操》和《刀郎操》(依次循环)。《兔子舞》或《武术操》《刀郎操》做完后进行自选项目活动。自选项目及场地见《拜城县第二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场地安排表》。考虑到我校学生多,运动场地有限,为保障师生安全,做完集体活动后,进行自选项目活动时部分班级要回到教室进行室内项目的活动,具体事宜安排如下:每周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为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进行室外活动时间。星期二、星期四为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进行室外活动时间。不在操场活动的班级由班主任组织可在本班进行室内项目(活动详情见《拜城县第二小学大课间活动内容及场地安排表》)。结束部分:当广播提示结束活动时,各位同学尽快收拾好活动器材,由班主任带领学生集中,按广播操队形站好,班主任整理本班器材然后带领学生井然有序的回教室并归还器材。按项目分块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活动项目设置上,既安排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有管的内容,也安排学生喜欢的、活泼多样的游戏,有合有分,旨在全员参与,体现快乐课堂,快乐体育,快乐成长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有小到大的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使学生做到身心健康。 六、活动要求 1、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是负责班级学生大课间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安全教育责任者,副班主任教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整个过程安排比较紧凑,因此各班级要准时排队下楼,做到快速、整齐、不拥挤、不吵闹。负责本年级大课间活动的体育老师要提前到位负起责任。学生做《眼保健操》时副班主任可提前到体育器材室领取本班所需器材,不得转借别班或丢失、损坏。用完即刻归还体育器材室。 2、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各科室各司其职,认真负责,积极配合。在整个活动中班主任、副班主任、体育老师职责等同,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必须强调活动纪律与安全。杜绝一切哪怕是微小的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种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3、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体育组、总务处统一安排,实行器材管理责任制。 4、每个班级应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活动前组织学生对活动的规则学习了解,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教师应做好劝导工作。活动开始时医务室做好应急准备,备好所需药品、器械。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故,确保活动中师生生命安全。 拜城县第二小学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