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精神,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动中小学生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进中小学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远大目标。
二、活动目的
1、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学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4、大课间活动中的所有活动环节均由各班师生共同组织完成,提高师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陈庆康
副组长:季玲、金忠、巴小坤、刘鸿
成员 :年级组长、班主任、全体体育教师、校医
四、活动时间
周一至周六冬季第三节课后,夏季第二节课后,时间30分钟。
五、活动内容、程序及时间安排
1、夏季:跑步入场(5分钟)——跑步(4分钟)---广播操(5分钟)---自编操(2分钟)---身体素质练习(8分钟)---放松操(3分钟)---跑步出场(3分钟)
2、冬季:跑步入场(5分钟)——跑步(7分钟)---广播操(5分钟)---自编操(2分钟)---身体素质练习(5分钟)---放松操(3分钟)---跑步出场(3分钟)
六、突发性伤害事件应急处理办法
1、活动锻炼中,一旦出现受伤情况,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保护并通知校医,及时向分管校长汇报,送校医室观察治疗或打120急救。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件发生经过,调查事件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件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第一时间上报市教育局。
七、活动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积极营造大课间体育活动浓厚氛围
2、第三节课后音乐响起,各班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带领学生有序的到指定场地进行活动。
3、各班级应严格按照要求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得延迟或者拖延大课间活动时间,活动的形式各班自行组织安排。
4、如碰到雨天,各班级在教室内活动,开展各种室内游戏项目。
5、教师可在第三节课或课余活动时间到健身室、乒乓球室、操场等场地参加活动,工会负责对教师的活动情况进行检查。
八、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室外活动时班主任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2、班主任教师在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3、体育教师在大课间活动时对各班进行巡视与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
4、特殊天气安排室内锻炼,有计划、有组织、有专人指导特殊体质学生进行锻炼。
九、评比与奖励
1、学校将对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由学校学生会、体育教师对各班的出勤情况、活动开展情况、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监督检查评分,德育处根据评分选出每周优秀班级给予“流动红旗”奖励。
2、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优良的班级进行一定的奖励,评比结果将作为年度先进班集体评选及班主任工作学期考核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