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推动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注重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和特长。 二、开展跳绳活动项目的意义目的 跳绳运动简单易学,运动强度易于掌控,不受场地、空间、时间的限制,易于推广普及,是一项非常适合大众的体育健身运动。跳绳是一项适合广大青少年生理特点的体育项目,开展跳绳运动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种传承;是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是对学校课间活动、课间操及竞技体育活动的极大丰富。但其最根本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强健学生体魄,养成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的目的。 三、跳绳活动项目具体内容 通过调查与实践,目前跳绳运动主要分为竞技体跳绳和花样跳绳两类。 竞技性跳绳主要是参与市县级的各种比赛,主要包括: 1、 一人单摇跳 2、 一人双摇跳 3、 一人单摇编花跳 4、 一人双摇编花跳 5、 一人带一人单摇跳 6、 一人带一人双摇跳 7、 十人8字跳 8、 十人穿梭8字跳。 花样跳绳体现的是全员性和群体性,主要目的是自娱自乐,强健体魄,赋予观赏性。花样跳绳的创新空间非常广阔,现有的种类就多达几十种,如:比翼双飞跳、斗转星移、三人一体、网绳跳等。 四、跳绳项目组织与管理 成立跳绳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为此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和有力的领导。 (一)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组长:边菊红(校 长)全面领导、系统规划、整体督导。 组员:魏敏(副校长)全面负责活动落实工作。 解希龙(副书记)协助组长做好组织落实工作。 王进芳(总务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魏宝峰(体育干事)具体负责跳绳活动开展工作。 张婷婷(教导主任)负责跳绳活动开展工作。 陈伟峰(网络管理员):摄像录像,影音资料的编辑留存及网络建设和宣传。 (二)实施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 魏敏(副校长):全面领导此项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负总责。 副组长: 魏宝峰(体育教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组织教师深入开展此 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不断改进和提高。 组 员: 魏宝峰、卢峰(体育教师):制定本校详细的活动计划,配合做好年级、全校性展示竞赛活动的开展和评价工作,负责具体教学和组织工作。 韩艳红(音乐教师):制定本校详细的活动计划,配合做好年级、全校性展示竞赛活动的开展和评价工作,负责具体教学和组织工作。 班主任:负责本班的教学、组织和安全教育、习惯培养和思想教育。 五、花样跳绳未来发展规划 (一)近期目标(2014-2015): 普及目标:推进全校群体性跳绳活动进程,做到师生人人一根绳,100%会跳绳,50%的学生跳会做2种以上的跳法。 竞赛目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跳绳训练队,训练队不得少于30人,每名队员要精修2种跳法,进一步提高竞技性跳绳成绩;力争在区级将我校品牌打出去。 实施措施与途径: 1、采取外出学习及聘请校外辅导员等形式培训体育教师。 2、体育课教师加强跳绳教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特点进行跳绳基本动作和活动的教学和训练。 3、体育教师积极与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环节、游戏环节、放松整理环节结合,加大学习力度和练习密度。 4、班主任指导、组织、教育学生在课间、课后进行跳绳学习和训练。 6、每学期组织至少两次全校性跳绳比赛及展示活动,以赛代练,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7、组织教师和部分学生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8、进行思想教育和习惯培养。 9、进一步丰富创新我校跳绳自编操。 10、开展跳绳过关活动。 (二)中期目标(2014-2015): 普及目标:进一步推进全校群体性跳绳活动进程,做到20%的教师每人会2种以上花样跳法;75%的学生跳会做2种以上的跳法,30%的学生会3种以上的花样跳法。 竞赛目标:训练队不少于50人,每名队员要精修2种跳法,进步提高竞技性跳绳成绩; 实施措施与途径: 1、结合课堂继续深入各年级的基本技术教学和训练。 2、通过比赛、展示、评价进一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锻炼兴趣。 3、依托住宿优势,对选拔出的50名优秀的学生进行花样动作编排和教学,编排加入集体项目,进行表演展示,成为学校一支特色小组。为全校同学树立榜样,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 4、在低年级组织基本技术的竞赛,促进技术动作的提升。 5、每个月组织一次的年级性或全校比赛和展示活动。 6、进行合作精神、健康课间生活的教育。 7、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聘请校外辅导教师到校对师生进行指导。 8、继续开展各年级学生踢毽过关活动。 (三)远期目标(2014-2016): 普及目标:进一步推进全校群体性跳绳活动进程,做到50%的教师每人会2种以上花样跳法;90%的学生跳会做2种以上的跳法,50%的学生会3种以上的花样跳法,能够承办花样跳绳校级团体表演,形成体育特色项目。 竞赛目标:提高竞技性跳绳成绩,每名运动员个人成绩不低于竞赛成绩。 实施措施与途径: 1、继续加强学校跳绳训练队的建设和培养,统一购置服装和器械。 2、带动学校课间操、大课间、课间活动的开展。 3、在跳绳中强化德育,通过跳绳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拼搏进取、创造精神、合作意识、爱校爱国的思想品质和良好习惯。 4、与其它特色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相互学习促进,不断提上自身的水平。 5、校级区级市级比赛和展示制度化。 6、对前一阶段的优秀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分析,形成踢毽体育校本课程资源,使之课程化,并不断延续下去。 7、引导全校师生形成健康第一、终身锻炼、乐于合作、不断创新的体育文化。 8、积极寻找和创造平台,展示我校体育文化和体色建设成果。 9、不断和其它特色校进行交流学习。 10、继续聘请名师进行指导。 六、特色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训练时间保障 主要利用好以下时间: 1、体育课:除正常的跳绳教学外,在准备活动和游戏以及整理环节加入跳绳内容。 2、课间操:进行自编操的创编和教学。 3、课间及课活:引导学生进行锻炼,个人、集体和花样。 4、大课间活动:引入个人和集体及花样踢毽活动。 (二)经费、器材保障 几年的活动实践,我们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不足:训练队规模较小、参赛项目不全、教练缺乏与高水平教师的学习交流。以上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训练水平的提高,而经费不足也阻碍了我校跳绳这项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向更高层次的迈进。为此申请教委领导每学年为我校给予如下帮助: 1、 跳绳:500人×8根/学年×10元/根=80000元; 2、 长绳:12个班×24/根×30元=19400元; 3、 网绳:12个班×2套/学年×1500=45000元; 4、 各种辅助性工具录音机、影视资料等2000元; 5、 校本教材的创编费用10000元 初步预算每学年共需县教委经费161440元,真切希望教委给予支持。 七、特色项目活动要求 (一)对教师的要求 1、高度重视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工作,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2、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专项会议,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促进特色建设。 3、落实一岗双责,始终把学生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 4、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和教学、指导、训练能力水平。 5、各部门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6、做好场地和器械的保存和维护。 7、不断创新,丰富内容;加强学习研究,提高训练科学性。 9、做好各项资料的留存。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全体学生必须规定期内学习跳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