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过对全校学生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看,在校学生的整体水平较好,及格率达到89%以上,说明我校学生的整体体质水平较好,但优秀率相对较小,只能达到6%。在单个项目来看,肺活量优秀率36%,体重85%正常。快速跑相对较好优秀率达30%,弹跳只有7%的优秀率,柔韧优秀率15%,800米12%的优秀率,1000米19%的优秀率,仰卧起坐优秀率不到1%,引体向上优秀率19%。通过数据分析,我校在校生在弹跳方面欠缺,女生仰卧起坐最差。其他项目也有待于提高。这些项目的提高,要本着“健康第一”的目的,让学生在快乐中得到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不得挤占体育课课时。学校要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开足并认真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课时。要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要在假期和公休日向学生开放,使学生在假期和公休日有条件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转变教育观念,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校长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协调各科教师的家庭作业量。学生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3、提倡余暇体育运动。余暇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采用各种身体练习的方法,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和自发的学习活动。余暇体育在学生增加知识信息;学习社会生活技能;获得休闲愉悦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从体育教育的整体观来思考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崭新的体育教育理念。提倡余暇体育的意义在于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融入到第二、第三课堂,跨越学校体育教育的区域和时空界限,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对提高职高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其体育素养;奠定终身体育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余暇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1) 积极性:对于一项体育运动,被动参与和积极参与的锻炼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心理上被迫参与很难让人从运动中产生愉悦感、满足感,当然就没有积极性可言。而主动参与的运动,大多是因为感兴趣、喜欢才参加,很容易激发人的愉悦心理,并在愉悦心理支持下积极参加体育运动。(2)群体性: 余暇体育活动不仅是余暇娱乐、健康的载体,也是拓展交际、增进情感交流及交友的润滑剂。从而使人变得更加乐观开朗,在运动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格和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3) 自主性:余暇体育对活动内容、参加人员的选择、活动的时间、场地选择都有自主性,没竞技体育所具有的激烈的对抗性,而且也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因而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理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4) 持久性: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学生大多是因为感兴趣才去参与,他们就比较容易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4、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卫生息息相关,卫生是增强体质的外因,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的内因,锻炼身体不注意卫生,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损害身体健康。具体措施如下:
(1)发挥体卫科组优势,卫生人员与体育教师相沟通,共同探讨体育课科学教学法。卫生人员提供学生健康情况和卫生统计资料(包括病弱学生的统计数据等),提供体育课适宜的运动量,协助体育教师对学生合理分组训练,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施与不同的运动强度与难度,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卫生人员利用选修课向学生讲授体育知识、青春期卫生、运动生理、营养卫生、防病和防近视等体育卫生知识,使青少年学生懂得用眼卫生、饮食营养卫生、科学锻炼身体等知识。
5、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倡“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教学。对体育项目、内容进行选项、分项,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
吉木乃县初级中学
201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