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若中学体育工作2014年年度报告

沫若中学体育工作2014年年度报告 今年以来,我校体育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精神,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2014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高中三个年级每周体育课为2节。开课率为100%。 (一)强化教学管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纪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人、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认真抓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处于良好和及格线上,我校被测学生中及格以上人数占98%。 (二)抓好教学研讨。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教学进度和备课;二是抓常规纪律;三是抓安全教育;四是抓运动密度;五是抓锻炼实效;六是抓听课评课。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求每位班主任弄清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对患有心脏病或其他严禁剧烈运动疾病的学生告知体育教师,体育课或体育活动时便于组织进行适合的锻炼。每次体育活动前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强调如穿着要求,体育课师生要穿运动鞋,不准穿裙子或高跟鞋,运动前要让学生系好鞋带,体育课前应摘下胸针和各种金属、玻璃等饰物,口袋里也不要放尖锐的物品,以免碰伤、划伤。上课时要根据每节课内容、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进行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运动前先热身,同时做好保护措施,时刻注意学生活动情况。 二、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学校现有体育专职教师6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外派1名教师参加在浙江师大举行的“国培”培训。 (一)采取措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平时上课的待遇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视同仁,还将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活动、每天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等计入工作量给予津贴补助,体育教师课余训练学生按超课时标准领取训练补贴,体育教师与其他高考学科教师一同参加每年的高考奖分配,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每年按标准配发。 (二)重视体育教研,抓好教师培训。体育组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和年级组备课活动。学校每年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与健康课的观摩与研讨活动,组织体育组每年一次外出教研活动,向其他兄弟学校取经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印发了《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大课间活动雨天室内操活动预案》、《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管理规定》、《开展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并层层落实责任。体育教师将自创自编的韵律操融入跑操,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由政教处、体育组统一组织,团委、学生会负责每天量化评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班级常规考核。课间大跑操,2000多名师生,统一着装,和着强劲的音乐,踏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几十个方块队,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勇往直前!这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种团结和谐的场面每一次都令人震撼无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和自豪感。 (三)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课外体育活动,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师教学计划。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均为课外活动课,由班主任和体育委员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体育锻炼,项目包括:广播操、韵律操、篮球、足球、拔河、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跳绳、跳橡皮筋、踢毽等,并根据季节变换、学生活动情况等,及时更换运动项目,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 (四)开展运动会和体育比赛。学校每年11月定期组织全校田径运动会(目前已举办27届运动会),每年5月举办趣味运动会,每期以年级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小型体育比赛。 (五)积极发展学校体育特色项目。我校是乐山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示范学校,乐山市学生中长跑田径训练基地,乐山市青少年女子排球基地。近年来,体育成绩斐然:参加乐山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2011年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2012年获第三名,2013年获第二名,2014年获第三名;体育专业高考本科双上线,2011年61人,2012年83人,2013年达93人;参加四川省中学生女子排球联赛,多次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成绩在逐年提高。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2014年投入经费52余万元,其中26万元用于改造运动场周围体育文体墙,18万元用于购置器材,8万元用于教师体训补贴、体育教师培训学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体育服装购置、表彰奖励等方面,年度体育工作经费占学校公用经费的比例逐年增长,保障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使用体育经费,满足教学和竞赛工作的需要。重视场地器材建设,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