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培养同学们公平竞争、热爱和平、追求发展的精神,养成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共同打造和谐的校园,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迎奥运活动与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 组委会和工作机构:
主 任: 甲措
副主任: 仁青康珠 袁加德
成 员:全校班主任、体育教师
三、 活动主题:
我阳光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四、 活动要求:
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团队 学校有比赛
五、 活动目标:
全面动员 设立发动机构体系
积极组织 构建校园宣传机制
精心设计 形成有序科学锻炼作息时间
大力推广 营造大课间活动自觉锻炼氛围
立足实际 开发本校特色活动项目
强化普及 开拓阳光体育活动长远发展之路
六、 启动仪式活动内容:
内容:响应国家、市、县教育部门的号召,我校于2014年3月18日上午9:30正式启动。
地点:学校操场
七、活动措施
(一)全面动员,设立发动机构体系
活动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活动是一个系统,它有自己的结构,自己的内部转化,自己的发展;活动具有社会性和对象性两个基本特点,活动不能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生活而存,活动总是指向一定对象,活动实现着主体和客体世界的联系过程。因此,要将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宣传、发动,必须用联系的哲学原理,将学校这一“小社会”的关系联络起来,组成一个和谐的组织发动机构体系。
(二)积极组织,构建校园宣传机制
为了能让全校学生对阳光体育活动的意义及内涵有本质的认识,我校将集校内所有宣传媒体构建如下宣传机制。
1、各班每月出一次“阳光体育活动”相关内容的板报,每月刊登一期反映学生进行活动后心理动向的《灯心草》校报,并将优秀稿件选推荐入校团委广播站广播。
2、动员体育老师收集阳光体育活动相关资料,定期开设相关内容的讲座,并组织活动优异生进行经验介绍。
3、充分调动校现代化信息技术办公室人员,每日播放大课间中集体舞教学技术录象和相关音乐。
4、每月底组织老师进行集体舞展示并利用升旗仪式时间由分管副校长对本月活动情况作总结,布置下一个月的奋斗目标和活动内容。
(三)精心设计,形成有序科学锻炼作息时间
围绕构建“讲科学、尚人文、讲实效、求发展”的本校办学模式,从精心设 计师生作息时间上着手,将传授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切合本校实际的有序的有利于科学锻炼的作息时间表,营造活动气息浓郁、健体特色领先、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理念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学校,全面推进农村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大力建设充满生机的人文校园。
(四)大力推广,营造大课间活动自觉锻炼氛围
由于国家课程的统一性、规定性和单一性,往往顾及不到具体学生的兴趣爱好、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因而长期以来作为爱教育者的学生,很少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的权力,一些学生苦学、厌学也在情理之中。阳光体育运动开发的终极目标就是改变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水平、发展需求的活动运行模式。因此,我们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内容的设计就是要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差异,以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以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为本。因地制宜,拟定了以下二方面大课间活动的推广措施:
1、计划鲜明,共掀校园集体舞热潮
2、丰富多彩,活化大课间活动形式
(五)立足实际,开发本校特色活动项目
(六)强化普及,开拓阳光体育活动长远发展之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关系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能让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朝良性方向发展,我们将时时关注体育教师的业务修养,引导他们正确把握新课程新课改的旨意和内涵,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设计一个美好的蓝图,积极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在农村中学推行的研究中去,让“阳光体育运动”时刻照亮每一位农村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