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六0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万年县六0小学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工作的意见》和《确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动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二、活动的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的领导。为了统一领导我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我校成立了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邱喜林 副组长:周斌 组 员:蔡瑶 姚红婷 李世年 吴卫东 方鹏 祝雪琴 江建国 蒋世宁 陈尚龙 班主任 2、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不折不扣的施行。德育处、教导处、体育组、团总支、总务处、卫生室等部门负责人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责任人。德育处统筹规划;教导处负责体育课活动时间的安排落实;体育组负责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制定;总务处负责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管理等保障工作;团总支积极协助做好活动的开展;卫生室负责活动的医务监督、保护。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体育课教学、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按照有关要求负责组织落实。课间操、眼保健操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音乐教师负责指导。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性原则:没有特殊情况,任何老师和学生都得参与,坚决不得留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做其他事情。 2、每天一小时原则:每天的体育大课间、眼保健操、体育课及下午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累计每人每天在校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60分钟左右。 3、课内外结合原则:做好家长宣传工作,采用家校联动方式,使全体教师、学生、家长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全民健身活动中来。 4、安全性原则:各班在设计活动时,要牢记安全第一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因素,场地因素,制定出相适宜的活动计划,在选用器材时注意安全,在带班活动时,带班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四、统筹安排各项体育工作 1、学校在上午第二节课后安排学生大课间。 2、开展经常性课余体育训练和多样性的学生体育竞赛,丰富学生课余体育文化生活。 3、校内校外相结合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倡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庭体育作业是学生在校参加体育锻炼的延续和补充,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工作责任 1、学校分管领导对体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2、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指导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 3、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负指导责任。体育教师要加强学生体育,配合学校开展体育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 4、校长是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各项规定,确保体育课、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得到落实。 5、学校主管领导、体育教研组、体育教师、班主任要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各科任课 教师要积极支持和关心学校体育的开展 六、加强学校体育管理 1、学校将加强体育课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体育锻炼课是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途径,必须做到有组织形式、有人管,并认真落实。 2、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将加强管理、提高质量。 3、大课间、课外群众性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泛开展。 4、继续坚持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小型多样、定期开展与经常性相结合。 七、加强检查与监督 1、学校将按照责权一致的原则,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有关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学期绩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对随意停开、少开和挤占 体育课时、拖堂、不能依法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教师,不能评优、评先。 3、学校体育组要把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指导培训和监督检查。 4、学校将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做到任务分工,责任到人,责任追究,奖惩兑现。 八、活动措施 (一)开足开齐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质完善体育课时保障机制,落实好国家对体育课程的设置的规定,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和学校教学周数,保证总的体育课时数,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在体育教学方面,体育教师要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细化各年级体育教学目标。室外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课前准备好所需体育器材和划好场地,不准私自离开课堂做与体育教学无关的事。体育教师要按照教案,有组织的上好体育课,杜绝放羊式教学现象。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做好体育教学评比工作。为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对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按照最新的《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不受影响。 (二)广泛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级必须安排补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并将大课间活动排入课表,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当中,保证大课间活动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活动内容及形式 (1)活动内容以学生们喜欢、易操作、锻炼效果好、体现年龄特点为基本要求。活动设计要与音乐、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得到锻炼,激发学生全员参与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充分考虑本学校的体育设施及场地的情况。 (2)活动形式上,采取以班级和体育兴趣小组为单位划分活动区分组进行。要切实保证活动过程的安全,搞好学校各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后,要保证全员参与,让学生动起来,玩起来,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活动组织 (1)要切实保证活动安全进行,安全是健康的前提,多活动准备工作及退场等环节中,可能涉及的安全方面的工作考虑到,处理好,责任落实到人。 (2)搞好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使活动科学合理,环环相扣。 (3)在活动设计上要力求适用、新颖、独特、趣味性和艺术性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的愉悦心情来缓解学习压力。大课间体育活动不要搞形式化。要体现全员参与,让学生真正玩起来、动起来,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的目的。 九、活动器材 活动器材采用学生自带和学校购置两种兼顾措施。 十、活动保障 1、体育组在每学期第一周同各班主任协商,共同制定出本学期各年级的活动计划,上报教导处。 2、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重视“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 3、每位教师按要求下到各个班,做好表率作用,组织引导好学生参加好活动,参加情况记入年度考核中。 4、在每年学校组织一次春季运动会或越野赛,进行评比。 5、凡未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班级,不得评为先进班级,第一责任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凡是不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班主任,不得评 为先进班主任;凡不积极参加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学生,不得评为优秀学生。 十一、安全保障 1、体育教师做好体育锻炼安全教育,教会基本防护知识。 2、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做好安全教育,防范危险、安全事故发生。指导班干部做好自主管理,设立若干名班级安全管理员,遇到同学运动不适或意外伤害,及时报告,或送至学校医务室。 3、各学校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配备常用急救包和相应药品。 4、医务室保健老师做好急救处置,做好伤害记录。 5、相关行政人员利用班主任会议、专题会议、专题教育活动做好安全教育,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协调好救助、上报、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