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二中阳光体育工作方案

阳光体育、快乐健身!

海林市第二中学阳光体育工作实施方案 (2014~2015上学期) 为了认真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的积极开展,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先导,认真领会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精神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在体育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健康第一,达标第一,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真正落到实处。大力推进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活动与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 组织机构: 1、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徐景峰 副组长:胡艳萍 姚斌 组 员:孔波、刘燕国、陈曦、宋维刚、姜俊植、杨敏、田胜业、孔吉浩、杨高明、王兴华、董玉礼、李伟、孙强、唐占军、张辉、秦嗣成、侯慧文、于文科、郑春花、赵秀芝、全体班主任及全体教师。 2、职责分工: 组 长徐景峰负责全面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艺体部教师负责具体执行,各科室教师及班主任、科任积极配合。 体育教师负责全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工作;负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测试,及数据统计与分析、上报公告工作;具体负责阳光体育大课间工作;课外体育活动;各种体育社团及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比赛工作;校内外运动会;各种体育材料的收集、整理建档工作。 三、工作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保证学生在每天能到室外去,保证能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年度教育计划。 4、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班级给予加分,以唤起全体老师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5、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活动内容规划 1、体育与健康课:认真专研“新课标”,吃透精神,以新课标为指导,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堂的实效性。达到体育课即重体能,也重体育技术及技能的培养,即重健康心理,又重健全人格的形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学会健身,学会至少两项体育技能。 2、阳光体育大课间操:更新大课间内容,内容要简单易行,形式灵活多样,结合我校特点,并在全校各班级之间开展课间操检查评比活动。夏季大课间以广播操、自编操、自主活动为主,冬季大课间以跑操为主,促进课间操活动更加科学化,多样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提高大课间的实效性,更好地实现特色发展,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再上一个新台阶。 3、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举行不少于三项体育比赛,丰富内容与形式灵活多样,每学期要举行足球联赛,推广校园足球,创新活动方式,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每学年要召开一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内容以田径为主,也可进行趣味体育项目;各种体育社团要坚持开展,并按期按计划进行比赛或展示活动;实现体育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只有普及了,才能提高。 4、达标测试: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好达标测试工作,提前做好学生的训练和培训,及时记录成绩,并及时统计与分析,处理测试结果,并及时将测试结果公示,让每一个学生都了解自己达标测试的结果,按照达标测试公告制度进行公告。并认真总结。 五、具体要求: 1、统一认识,达成共识。 全体教职工要认真领会以人为本和参与式教育理念,贯彻新课程理念,明确“阳光体育运动”对于青少年培养的重大意义,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年级和班级制定的具体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 2、宣传到位,形成制度 学校利用各种阵地加强宣传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师生、家长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全体师生要争做宣传员,积极向社会、家庭宣传,得到社会、家庭支持,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成为广泛的共识及人们的自觉行动,与体育艺术2+1活动接轨。教师力争全员参与,精心组织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常规的体育活动,形成制度。完善自己的运动体系,力争掌握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艺术技能。 3、加强管理,注重评价 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并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纳入班级、年级等考评中,以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保障措施 : 1、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经费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2、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把握发展方向,年末进行总结,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组织、有目的、高效率的实施。 4、严格考核评比,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情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方向纳入考核。以此推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开展、深入发展。 海林市第二中学 201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