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二、实施目标三、实施原则四、活动主题五、组织机构六、具体实施措施七.“阳光体育运动”具体实施计划八、保障措施
宝东中心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积极响应“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精神,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工程为载体和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体育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实施目标
开展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通过坚持不懈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三、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宗旨,以此陶冶学生情操,坚定学生意志,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2、全面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努力提高学校运动水平,并促进学校体育在更高层次上普及,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4、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环境和氛围。
6、安全性原则。在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7、要遵循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原则。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并上好体育课,不挤占体育课时。
8、要遵循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原则。配合体育课教学,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育计划,形成制度。通过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具有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的学生集体体育项目的活动与竞赛,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积极创建快乐的课外体育园地。
四、活动主题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五、组织机构
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成立“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孙永君
副组长: 李 靖
组 员: 刘君明 各班班主任
六. 我校特色活动项目(12项)
足球 排球 蓝球 羽毛球 跳绳 攻城 拔河
接力 武术 丢手绢 跳皮筋 踢键子
六、具体实施措施
1、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
我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消减或挤占体育课时。我校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地域特点,增加了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创新活动形式,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同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校园集体舞活动,在课内外积极开展跳绳、踢毽子和长跑运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少年儿童心肺器官的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而且对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体育精神也有积极作用。
2、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开展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要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积极探索和创新活动的形式。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我校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学计划,精心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表”,并形成制度,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扩展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努力做到“学生天天有活动,学校月月有比赛”,使全校学生在系统的锻炼中增强体质,并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
4.落实“三项规定”课外体育活动
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明确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把体育美育还给学生,还学生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规定学生每天上下午的大间操,中午12:30以后,全校各个年级必须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5.校级特色兴趣小组
学校成立了学生体育运动中长跑训练队,体育教师负责其训练和比赛。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其工作成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6.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活动。学校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体育运动会或文化艺术节,平时积极组织开展小型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如:广播操、跳绳、踢毽、50米迎面接力等,以此活跃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7、在抓好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市级各类的活动和比赛。体育组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各单项体育比赛;以此检查各项活动开展的成果,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
8.“阳光体育运动”师生全员参与
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局、共青团、北京市政府在北京举办大型“阳光体育运动”现场启动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全国亿万学生集体锻炼一个小时,形成全国联动、上下互动的体育活动气氛。通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
“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在阳光下,共同参加体育锻炼”。我校也积极响应,提前做好运动方案。上午8时50分,随着优美的旋律的播放,我校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有序来到操场,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蓝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集体跳绳、毽子、拔河比赛、老鹰抓小鸡等健身活动。校园的各个角落里到处都有活动的同学们的身影。到处都传来欢乐的笑声、呼喊声,校园里充满活力与朝气。
9.全面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规定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试,及时、准确地上报体育达标测试成绩。
10.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学校要不断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配置配全各类体育器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11.利用上下午的间操及中午时间充分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进行活动,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满足一天活动一小时的耍要。
七.“阳光体育运动”具体实施计划
我校力争做到“学生天天有活动,学校月月有比赛”,全校各个年级的各个班机的学生在广泛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基础上,体育老师在每月中分别安排开展一项体育竞赛活动,以此更好地推动“阳光体育运动”在我校的蓬勃开展。
时间:每天上午8:50—9:20 下午13:35--13:50 中午12:30--12:55
每月体育竞赛活动安排表:
月 份 时间 项目 年级 负责人
九月份 9.1—9.30.
中旬 各年级体育达标测试
踢毽子比赛 一-五年级 李 靖
刘君明
十月份 10.8—10.31.
下旬 拔河比赛
韵律操教学
体育达标测试上报
全校
刘君明
唐磊
十一月份 11.1—11.30.
下旬
拍手接力比赛
跳绳活动总结 一—五年级
刘君明
十二月份 12.1—12.31.
中下旬 学生800米、1000米跑比赛
检查大课间开展情况
一二三四五年级
刘君明
各班任
李靖
注:具体各项比赛规程与比赛时间另定。
八、保障措施
1、明确学校领导和各部门职责。
校长:全面负责,组织、协调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落实相应政策措施,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教导处:加强对各班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的实施和指导,组建各类兴趣组活动;按时上报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定期举办学校大型学生活动:运动会等。
总务处:加强对学校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安全检查和防范;加强对学校体育器材和班级活动器材的管理和指导。
大队部:加强对各班班队及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的指导。组织每年一次的节日活动或体育各单项活动和竞赛。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黑板报、橱窗,加大宣传力度并落实具体工作。
体育组:对全校各班课外体育活动,各类竞赛活动进行指导;每年举办一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月组织一次小型体育单项活动和竞赛;认真落实运动队的日常训练和参赛工作;加强对大课间活动资料的整理。
2、全校教职员工达成共识,将活动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2)积极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学校高度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活动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3)因地制宜,制定规划。各班段根据 “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完善,逐步形成班级、年级段、学校特色。
(4) 强化培训,全员参与。坚持“挖掘学校潜力,树立学校特色”的原则,加大专职体育、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教师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辅导计入教师工作量,并根据实际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同时,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优势,形成校内外结合的活动指导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