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铜学校阳光体育1小时即大课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坚持“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单一的课间操活动模式,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体育资源。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的形成和方法,与学校艺术活动相结合,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素养,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展示学生的精神面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组织领导机构
1、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吴选林(校长)
副组长:饶维平(副校长) 苏许信(教导主任)
组 员: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
2.活动指导与教练组:
组 长:饶维平(副校长)
组 员:各班体育教师
(3)活动督查组:
组 长:程彩妹(大队辅导员)
组 员:各班班长
三、活动时间:
1、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活动时间30分钟
2、每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三节课后,活动时间10分钟
3. 每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活动时间20分钟
四、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
上午课间活动项目为广播体操(青春的活力)和跳绳(长绳、短绳、花样等)、跳皮筋、乒乓球、羽毛球、小蓝球、踢毽子、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以及各班自创自编的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
棋类活动、室内游戏等。
五、活动程序:
1.上午课间30分钟活动:
入场(3分钟)——各班集合整队(2分钟)——广播操(青春的活力)(10分钟)——集合整队(2分钟)――退场(3分钟)―――自选活动(10分钟)
2.上午课间10分钟活动
自选活动(10分钟)
3.下午课间20分钟活动:
眼保健操(5分钟)——各班组织(2分钟)——自选活动(10分钟)——活动放松(2分钟)
六、活动组织
1、组织分工:
各班班长:负责统筹安排,组织评价。
体育教师:负责对大课间活动项目的开发,并制定实施方案、协调与指导各班级开展活动。
教导处:协调各班的场地划分,配合少先队对各班级进行监督检查。
班主任:班级活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好本班的活动,监督本班学生在活动中的纪律及安全。
任课教师:分配到班,协助组织,参与活动。
2、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基本单位,班主任、和班干部组织,体育教师协助,在指定场地内开展广播体操、指定项目或者自选项目的活动。
3、组织要求:
(1)活动所需器材由各班级统一安排,学校提供现有器材。各班级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自带部分器材(如跳绳、毽子、橡皮筋等)。
(2)跳绳(短绳)活动每个班级必须开展。(每3人至少配备一条短绳)
(3)自选项目由项目体育组提供,各班级选择,或者班级师生自创。各班级可定期更改活动内容。
(6)各班级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和音乐开展活动,不得延迟或拖延各活动时间。
七、活动管理
1、值日学生组织检查各班活动的效果,并做好评比记录。
4、各班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大课间活动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教导处,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协同体育组共同协商改进方案
八、评价
评价内容:出勤、组织开展情况、效果等,记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