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大窝镇中心小学校2014—2015年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高县大窝镇中心小学校2014—2015年阳光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育学校的体育精神,营造一种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学生自觉地参加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 二、活动主题 “人人参与,快乐锻炼,健康成长” 三、组织机构 1.阳光体育领导小组 组 长:董贤联 副组长:何志恬 杨 超 组 员:卢学英 黄茗笙 黄 洪 金学升 2.活动实施小组 组 长:何志恬 副组长:卢学英 金学升 成 员:各班班主任 3.活动安全监管小组 组长:黄 洪 组员:各班副班主任 主要负责对学生入场、活动、退场、上下楼梯、器材器具使用等全程监控。 5.活动考评小组 组长:杨 超 成员:当周值周行政、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 对各班学生活动情况和教师参与情况进行全面考核与评价。 四、优化资源,提供保障 1.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上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锻炼的技术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和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2.开足开齐体育课及艺术课。按照课程计划,坚定不移的执行小学1-2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3-6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同时要积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3.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深入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认真执行体质健康测试报告制度,做到规范化、制度化,以此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4.做好体育科目测试。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工作。老师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成部分,进一步完善学生评价机制。 5.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学校公用经费要按一定的比例专项用于学校体育工作。 6.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完善场地设施。坚持公益性原则,充分利用场地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7.建立健全专职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制度,不断促进专职体育教师及兼职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的提高。 五、实施内容 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属于时间性非学科课程,践行全课程教育之练中学、玩中学的课程模式。我校将实行“大课间”文体活动制度,按班级划分活动区域。 课程流程综述: 1.坚持大课间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上午大课间课程: 1)11:00-11:05在音乐《校园的早晨》中,师生集合、整队,在自己的位置上站好。 2)11:5-11:12在跑步音乐中完成跑步。 3)11:12-11:20第三套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4)11:20-11:30分年级分班在指定地点自选活动(活动地点及内容见附件一)。 5)11:30—11:35各班依次解散。 下午大课间课程: 1)14:50-14:55 (室内)眼保健操。 2)14:55-15:0 5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学校自编操。 2.结合我镇乡村少年宫坚持开展各类体育兴趣小组。 3.利用下午课余时间坚持开展阳光体育竞赛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全校性体育竞赛。 4.切实做到“五定” 。即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场地、定指导教师。 5.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6.突出特色建设。学校着重加强体育特色项目的建设,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兴趣,做好全面普及工作。 7.大课间活动检查制度。由学校的红领巾检查岗跟踪检查,记录各班级实施情况,一周一评,考评结果纳入班级量化管理成绩。 六、活动目标和原则 1. 活动目标 1)确保每一个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每个学生在一学年中至少学会1-2项体育锻炼方法及艺术的学习方法。 3)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为,力争在一年中做到全体教师每人至少初步掌握一项体育或艺术技能,每位教师至少能辅导一个课外文体兴趣小组。 4)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其使用效率。 2. 活动原则 1)因校制宜:根据学校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内容,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小型多样:制定适应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逐渐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体系。 3)关注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凸显学校特色。 4)强调安全: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前辅导老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场地器材。活动过程中,自始自终做好指导、保护和帮助工作。 七、活动要求 1.各班辅导教师要高度重视,扎实安排活动,早着手,早行动,早训练。 2.各班开展活动必须学生全员参与。 3.各班、各辅导教师加强对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知识教育和指导,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和教育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确保活动顺利、健康开展。 八、活动成果展示 总结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成果,组织新颖活泼的活动,积极锻炼,学会生活。开展学校阳光体育评选活动,进一步提升“快乐、绿色、健康”氛围,使全体师生确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使每位师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体育活动的学习能力,促进全体师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将定期组织阳光体育运动成果展示活动。 1.每年举办一次全镇小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和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营造艺术氛围,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 2.通过举办校级体育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展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效果。同时,积极抓紧学校业余体育训练,组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自己付出的汗水。 九、活动考核 建立、完善督导考评机制是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开发、实施的关键。学校明确管理、指导、训练、督导的责任,抓质量,要效果,严格执行各项评比和考核制度,带动课程,提升课程,使大课间行为艺术课程不断完善、进步、提升。教导处安排专人跟踪检查记录,对各班级、班主任、配班教师的课程实施情况作出综合考评,考评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评和班级量化管理成绩。 1.校阳光体育群体性系列活动竞赛评选出优秀奖,高、中、低段各1名,予以表彰奖励。班级获奖,可累计加分。各班文体活动所得分值纳入班主任工作考评。 2.校队在县活动评选中获奖项目,对负责校队的该项目辅导训练的指导教师予以一定的表彰奖励。 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雨天活动预案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确保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遇雨天,露天操场不能活动,体育活动改在室内或走廊进行棋类、毽类、绳类、小沙包类、游戏类等小型器械类活动,特制订大窝镇中心校“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雨天活动预案。 一、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组长:董贤联 副组长:何志恬、卢学英 组员:体育教师、执教老师 2、人员分工: 课务安排:教导处 活动内容安排:体育组 器材安排:器材组 二、具体活动安排: 高县大窝镇阳光体育活动中异常学生活动方案 身体有特殊情况学生分为四类 一、肢体残疾学生 1、腿残疾原则上不参加跑跳类运动,能否参加手语操和广播操由班主任视情况而定。在每期开学笫一周书面说明情况交校医室和学生会体育部存档,每天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会检査组不扣该班出勤分。学生本人可在教室內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校不作硬性要求。 2、视力轻度残疾学生 每天要参加课间手语操和广播操,要纳入该班考勤。视力重度残疾学生原则上不参加跑跳类运动,能否参加手语操和广播操由班主任视情况而定。在每期开学笫一周书面说明情况交学生会体育部存档,每天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会检査组不扣该班出勤分。学生本人可在教室內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校不作硬性要求。 二、心脏病学生 不得参加跑跳类运动,能否参加手语操和广播操由班主任视情况而定。可在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作散步运动替代活动。在每期开学笫一周书面说明情况交校医室和学生会体育部存档,每天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会检査组不扣该班出勤分。学生本人可在教室內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校不作硬性要求。 三、脑部疾病和精神病学生 不得参加任何类别的运动,在每期开学笫一周书面说明情况交校医室和学生会体育部存档,每天阳光体育活动不扣该班出勤分。学生本人可在教室內作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校不作硬性要求。 四、突发常见病学生 手持学校统一印制的假条或就医证明可不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在室內休息。学生会检査组不扣该班出勤分。 高县大窝镇中心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安全预案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我校学生“阳光大课间”活动精神,加强对学生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阳光大课间活动在我校安全有序开展,根据我校的安全工作制度,特制订大课间活动的安全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体育指导教师、正副班主任的管理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的安全管理,加强安全教育,消除安全隐患,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确保阳光大课间活动在我校安全有序开展。 二、安全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教导处、少先队、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责任制管理。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具体负责,所有行政到操场亲自参与大课间活动,组织、指挥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有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配班老师负责制: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活动锻炼,加强安全监管; 4、体育老师负责制: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负责所在年级活动场所及音乐播放、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三、活动安全注意事项 1、穿运动鞋参加活动,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能穿、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各班按附件一的安排进场。班科任老师带领学生到活动场地集合。 3、活动期间,由班科任负责本班学生活动安全,严防运动损伤。活动结束后由班科任组织学生集合,指导学生按照附件一中安排的退场顺序及路线组织安全有序离开活动场地,返回教室上课,严防因上下楼梯造成的安全事故。 4、在指定位置进行规定项目活动,不能擅自进行其他项目活动,更不能乱窜乱跑。 5、提醒学生要根据自己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6、活动时,同学间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共同做好安全保护工作,不能互相吵闹、推搡、争执甚至打架。 7、上下楼梯和跑步过程中,如果鞋带松散和鞋子被踩掉不得就地系扣应迅速到路边系扣,以免踩踏事故发生。 四、突发性伤害事件处理办法 1、活动锻炼中,凡出现受伤情况,在场教师必须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处理,了解伤者情况、判断伤情,及时向校长汇报,并及时送办公室观察,如需要治疗,及时组织人员(值日值勤老师)送医院。 2、及时通知家长或监护人,妥善做好沟通、安慰工作。 3、保护现场,了解事故发生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作好有关记录并保护现场,采集有关证据,以利于对事故做到事实清楚,责任明确。 4、重大的伤害事故要及时上报区教育局。 五、本安全应急预案从2014年9月1日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