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纪汗中学阳光体育运动 实 施 方 案

小纪汗中学阳光体育运动 实 施 方 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 ,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确保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制定《小纪汗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主要方面,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让学生“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的习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努力使我校青少年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增加班与班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造和谐健康的校园氛围。 二、活动主题 阳光运动 健康成长 三、实施对象 全校师生 四、实施原则 1、教育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始终坚持育人宗旨,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坚定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锻炼习惯的养成。遵循教育规律,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 2、全面性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改进体育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在广泛开展大众性阳光体育运动的基础上,加强学校课余训练,努力提高学校运动水平,促进学校体育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 4、安全性原则。在阳光运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落实安全教育责任制,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提高自救和互助能力,避免和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5、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校内为主要阵地,也有充分发挥校外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和配合,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形成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合力。 五、活动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活动时间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时间由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时间组成。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构成为:20分钟的大课间、45分钟的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必须组织1课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眼保健操,共为75分钟左右的体育活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大课间: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二课与第三节课之间安排20分钟的课间操,即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 2、体育课:初中年级每班每周为2节体育课 3、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组织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1课时的体育活动。即除确保体育课时外,还必须组织每个班级每周开展2次课外体育活动。 4、眼保健操:在每天下午第一节课和第二节课之间,组织学生做好1次眼保健操。 七、活动内容 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组织广大青少年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身体练习的方式,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强健体魄。其活动内容应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各学校实际进行,做到既有规定项目,又有本校特色,同时,所开展的各种运动项目应达到一定的运动密度和强度,真正起到运动效果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 1、大课间活动内容:广播操、队列训练、集体跑操、分班级特色体育活动等,以广播操为主; 2、体育课内容: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3、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锻炼身体、达标争优”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篮球、排球、足球、踢位子、跳绳、仰卧起坐、引体向上、 掷实心球、投沙包、立定跳远、短跑、中长跑等各种达标活动,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竞赛及“快乐体育活动”。 4、周末以及假期的体育锻炼:指导家长带领学生在周末以及假期自觉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定期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进行体育活动情况。 八、活动的组织实施: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执行组组长,校办、教务、政教、总务、团委、保卫、体育组、医务室、体育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等人为成员的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保障) 活动领导小组组员:全体校务扩大会成员(校办、教务、政教、总务、团委、保卫、体育组、医务室等部门负责人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责任人,校办负责活动的统一协调;教务负责活动时间的安排落实;体育组负责活动内容、场地器材的安排和方案的制定;总务负责活动器材设施的添置和维修管理等保障工作;政教、团委要发挥学生骨干作用积极协助做好活动的开展;校医务室负责活动的医务监督;保卫负责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执行组长:主管副校长(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责任人,负责活动的组织、规划、监督、落实) 执行组员:全体体育老师、班主任、科任老师(班主任、体育教师是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直接责任人,早操、大课间、眼保健操、课外体育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实施,体育教师负责指导;体育课教学由体育教师按照有关要求负责组织落实。) (二)制定切实可行工作方案,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一是将本《方案》规定的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纳入到学校的作息时间统一执行;二是要结合我校特色确定体育活动内容;三是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我校运动场地小、学生人数多,充分利用时间差、项目差别等因素,确保活动内容的落实。 (二)明确工作责任制,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要按照本《方案》作出具体、细致、周密的部署和安排,明确落实责任人,建立健全多阳光体育活动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确保活动时间上课表、组织人明确、活动内容有安排、场地器材有保障、安全及医务监督有保证,确保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不折不扣的施行。 九、有关要求 1、加大对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需要。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废旧利用,大力加强快乐体育建设,克服唯器材论,切实保证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2、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在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切实加强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从活动计划的安排、活动器材设施的检修、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过程的组织管理及医务监督等各方面要严格把关,防范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4、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5、学校除积极组织开展竞技性和群体性体育活动,还将定期组织开展学生运动会、艺术节活动,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