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3-2014年度体育工作,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精神,抓紧落实《四川省普通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4-2018年)的通知》(川教〔2014〕71号)文件要求,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现形成工作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开足上好体育课、开展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做好学生体质测试为重点,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基本形成学校体育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推进机制。
二、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主体
为有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向纵深推进,学校以校长为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教科处主抓、艺体组具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体育工作顺利开展。
(二)规范制度管理,建立评价机制
学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将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纳入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积极推行“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积极探索开展体育课程质量监测工作,逐步建立了对教师教学、学生素质的评价机制,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三、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师资配备及培养
现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3名。按配备标准,尚需1名专职教师。下一步,学校将积极争取新聘(或调入)1名体育教师,实现学校体育教师的全专职化。学校切实保障了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合理计算体育教师组织课外活动的工作量,妥善解决了体育艺术教师的必要装备。注重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积极自培、送培,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二)体育课的开出及上课质量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新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艺体课程,坚决杜绝了削减、挤、占、挪用体音美课的现象,确保学校艺体教育开课率和课时开足率达到100%的要求,并按照体育艺术课程标准要求,紧密结合体育艺术学科特点,加强教改和科研,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方式和载体,切实抓好教师备课、上课、集体教研、评价考核等关键环节,进一步提高了体育艺术教学质量。
(三)大课间活动组织情况
每天上午9:45至10:25共40分钟,是全校师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时间。我们现在的运动项目分韵律操、跑操、兔子舞、雨天室内操四类。通过以赛提质的办法,不断提高学生做操时动作的规范性和整体效果;韵律操与免子舞隔天互换,关注运动强度、保证锻炼质量;兔子舞是我校体育教师的自编项目,学生教师积极参与,个个乐在其中;雨天室内操,也由体育教师自主编排,利用有效的室内空间,展开富有趣味的锻炼动作,学生普遍反映能出“毛毛汗”,达到了应有的锻炼效果。2012年,我校参加全国阳光体育运动优秀案例评选,获泸州市二等奖。
(四)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学校体育组严格按照学生体质测试要求,科学组织、认真实施,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完成汇总上报工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及本校体育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参考数据。本年度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为92%,尚有提升空间。
(五)物资保障水平
学校现配备200米标准运动场一个,明年有望完成全部塑化。各类体育运动器材配备初步达到了《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使用率高、维护水平令人满意。
(六)体育活动的组织
本年度春期举行了学校第5届学生篮球联赛,锻炼了学生体质、营造健身氛围,发现了一批篮球运动苗子;秋期,举行了学校第16届师生秋季运动会,师生齐参与,展示了学校体育工作成果和师生精神风貌;在学生中大力倡导体育、艺术“2+1”工程,学校大部分学生至少掌握了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泸县得胜镇得胜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