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大课间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结合体育艺术2+1活动,以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的
1、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每日在校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同时使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成为吸引学生参与锻炼的一个亮点,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2、营造健康向上的、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优化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使全体师生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蓬勃向上、积极进取。
三、实施原则
1、 教育性原则。开展大课间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活动内容。
3、 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强体健身的目的,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
4、创造性原则。根据学校场地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活动内容,考虑
将太极扇、绳操、花样绳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四、 实施措施
1、 时间安排。上午第二节课后25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后35分钟,任何老师不得挤占大课间活动时间。由于天气原因,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在教室进行棋类游戏(器材自备),由班主任组织安排。
2、 制度措施。学校制订大课间活动时班主任、体育教师的职责,具体有:领导督察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艺体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等多种制度。使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的进行。
3、 安全保障。学校要分班划定活动区域,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学生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4、实行激励。活动实行考核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积极性。
5、鼓励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除时间有具体规定、保证外,在活动形式、内容空间上学校均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鼓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班主任发挥自身特长,展示自身才干,开发创新体育、舞蹈、球类游戏等多种项目。
五、大课间活动程序安排
1、 进场 5分钟
2、 广播操 5分钟
3、 分散活动 10分钟
4、 集合、退场 5分钟
六、场地安排(大操场、具体班级站位由本年级体育老师安排)
七、活动内容安排: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另外,大课间活动分季节段循环展开:如下表:
室外大课间活动年段安排表
春、秋季 夏季 冬季
1、七彩阳光,
2、游戏活动,
3、集体舞蹈。 1、七彩阳光,
2、游戏活动,
3、素质练习。 1、七彩阳光,
2、游戏活动,
3、冬季三项。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一、二年级:
1、神奇的报纸。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报纸,可用顶、翻、踩、折、掷等方法、
用报纸做游戏。如:踏石过河、纸飞机、过障碍、接力跑、翻斗龙、掷准、除
四害等
2、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走、虾子走、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
3、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二)、三、四年级:
1、短绳游戏:踩蛇尾、抓尾巴、拼图、掷准、拉力赛等
2、跳短绳,如:跳快、跳多、跳花样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定跳远、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 腿等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三)、五、六年级:
1、踢毽游戏:单踢、双踢
2、长绳游戏 如:单人 单跳、双人单跳、加减跳、童谣跳、双绳跳等
3、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卧撑、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
4、练习体育课所学内容。
八、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大课间活动时间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必须管理到位。
3.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体育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活动项目由体育组负责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