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就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2014景福小学体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学期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就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以“健康第一”为指导,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在教学中,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做到了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体育课。
二、大课间工作
常抓不懈,推动了“大课间”有序的开展。学校“大课间”是反映学生整体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学校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抓好“两操”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抓好“大课间”更能促进学校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一学期来,体育活动继续严格规范广播操进出场的纪律及做操质量。做到了出操静、齐、快,动作规范、美观。继续实施“领操周周换”制度,不断改进广播操动作质量和集体舞优美动作,树立各班领操员榜样模范作用。召开了校体育委员会议,加强体育检查工作,定人定班定时间,督促两操一活动的正常开展,进一步落实了体育检查结果每周点评制度。针对全年级广播操质量不高的情况,通过组织全年级广播操比赛,以比赛促质量,大大地改进了全校做操质量及组织纪律性。
三、艺体2+1活动
1、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
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器材等硬件建设是实施“学校体育、艺术2+1”的必要条件。为增加并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学校筹措体育、艺术教育经费,一是完善高标准的田径运动场;二是大量购置用于实施“体育、艺术2+1”所需器材;三是动员学生及家长自备器材。另外,学校还开设了音乐室、体育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基本满足了学生的活动需求。
2、多渠道挖掘潜力,组建师资队伍
实施“2+1项目”是以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先导,因此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且有较高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我校全面实施“体艺2+1”的关键。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多渠道加大体育、艺术教育师资的建设力度:一是在校内广泛动员,深入摸底,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二是长期聘请校外老师来校带教;三是聘请校外专业教师来校边指导学生边培训教师;四是激励教师尽快学习掌握一二项体育艺术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五是邀请有专业素养的家长志愿者充实我们体艺教师的队伍,每周安排一节课让这些家长志愿者走进课堂,走近学生。
3、科学排课,确保“体艺2+1”活动时空。
(1)凡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保证组织学生参加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2)如受天气和场地限制,按雨天方案开展室内活动;(3)冬季保证学生每天一次集体跑步。我们还排好“体育艺术2+1”活动表,制定了“体育艺术2+1项目”周活动表,每周活动时间定为周二、周五下午第二节课,时间为40分钟。每次活动定内容、定地点、定学生,定辅导教师,专人负责考核,实实在在地开展各项活动。
四、体育测试工作
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特制定了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达标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体育组牵头,以一到六年级班主任为组织者,以任课体育教师为指导,体育教师,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适龄健康儿童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分析: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安排每年度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先将近两年测试数据进行简要分析:
一、从两年的总体优秀率来看并无明显差异,其中2013年为30.9%、2014年为31.46%。
二、分年级分析
一、二年级:2014年一年级的优秀率比2013年高出1.4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两年的测试项目完全相同。其中2014年测试的坐位体前屈,由于幼儿身体柔韧素质较好,此项得分较高;跳绳项目经过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的努力,也有较大的进步,成绩较好。而一年级的孩子上肢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又由于50米回家练习的机会是比较少的,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二年级,2013年数据有明显提升,也说明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上肢力量和速度有了较好的提升。
三、四年级:2013年成绩又明显好于2014年。与一、二年级相反了。其原因应该也是学生柔韧素质较好,加上跳绳项目课外练习的多,所以成绩就好;而学生上肢力量不是太好,50米跑先天决定的因素较多,所以成绩不理想。就形成了这样的原因。这应该说与一年年级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五、六年级:五年级的测试成绩相差不是大2014年14%、2013年8.5%,六年级是2014年25%、2010年7.4%。整体2014年好于2013年。这里面主要是男女生测试项目不同造成的。仰卧起坐起了很大的因素。我们来看2013年的五、六年级数据,由8.46%降为7.43%,女生这时候生理变化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仰卧起坐的成绩会有所下降。跳绳作为一项简单易行的练习项目,成绩自然会好些。2014年的六年级高于五年级,这也正说明了学生此时处于生长发育的一个快速时期,也伴随着上肢力量的增强。所以,出现2014年的数据要高于2014年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出现两年数据的不均衡是由于学生的自然正常发育和测试项目的变化所影响的。另外,也由于某些项目标准定的相对较低或较高也是造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学校体育老师每年都有计划的、认真严肃的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四、抓好各业余训练队伍的竞训工作,为更好地统筹安排教师,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四落实,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计划.
五、重视场地器材建设,当好领导参谋根据教育部去年印发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逐步配齐体育器材设施,并切实落实体育室器材出借登记、管理制度。本学期,为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对学生进行了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等的测试。
六、查漏补缺,重视学校体育档案资料的整理使用和保管工作,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综合评估的自评、上报、验收。
总之,学校体育工作在领导重视,教师积极配合的情况下,学生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为学生抵抗疾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校学生感冒、有病的很少,无论站队、做操都无晕倒的现象。说明我校师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