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全体教职工以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体育音乐2+1工程》,以机制创新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重点,以群体活动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标准、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及高水平后备体育人才为落脚点,不断开创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推行条例 贯彻纲要 创编大课间
为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全校学生都是奋强体育俱乐部会员,为此我校制定了群体活动目标: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活动。为了学生、学校安全和学生活动有人负责,在午休时间设立党员值班岗,操场对学生开放,增加学生活动时间。集中强化锻炼在大课间和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时间为每天上午9:35-10:05共计30分钟。内容分为五个板块:
第一版块:原地踏步走--《美丽的鲜花》
第二版块:第八套少年儿童广播体操--《七彩阳光》
第三版块:校园自编韵律操《小苹果》
第四版块:1分钟踢毽子、跳绳;2分钟定点绕圈跑
第五版块:行进间队形队列--《运动员进行曲》
为使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技能的提高,学校责成班主任跟班管理,对于身体特殊、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激励,使他们逐步喜欢体育运动,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达到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目的。
二、 创新活动形式 营造体育氛围
在保证全员参与活动的基础上,让群体活动形式成系列,具有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并乐于参与活动之中。主要活动有:
一是春季进行田径运动会、各项体育达标锻炼和测试、小跳绳活动及验收,以达到选拔运动员、提高学生体质素质,促进达标率。
二是秋季进行趣味运动会、队形队列比赛。趣味运动会,以团体项目参与比赛,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在娱乐中尝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合作精神。
三是秋冬季节进行毽子活动及验收、校园足球节活动,以体育活动带动文化学习、音乐编排、舞蹈和美术绘画,使学生在体育、艺术素养、写作、克服困难的意志等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激励,从而使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热爱校园活动、热爱学校生活。
四是利用得天独厚的乒乓球馆,在各年级开展乒乓球课,使学生学逐步学会乒乓球运动中的一项项技能,感受球类运动的魅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思想教育
继续大力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校本学习、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实施全方位考核,促其提高,同时加强体育教师的思想教育,使他们懂得体育工作的点点滴滴关乎着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着一代人的身体健康、关乎着一代人一生的身体健康。加强体育教师的使命感,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向学生加大宣传力度,广泛传播“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五十年”等口号,使学生懂得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自己今后的学习、生活的重大意义。
四、发挥场地作用 实施2+1工程
遇到降雨降雪,影响操场正常活动时,学校领导及时组织人力、安排时间尽快清理操场,使学生不论夏季、冬季都能在操场上自由自在的活动,保障了学生的活动场地。体育室外课除一般的体育活动内容外,增加小跳绳、毽子、足球等技能项目,使之达到学会一项仅能的目的。体育室内课在一、二年级开展了乒乓球课,在乒乓球馆由专业教练上课,时间每周一到两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一次,目的是使学生逐步学会一项体育技能,感受体育场馆的运动氛围,同时激发学生从小关心体育运动、热爱乒乓球运动。
五、注重竞赛 强化训练
坚持课余训练的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发展。在抓好田径队训练的同时,抓好篮球队、乒乓队、排球队、足球队的训练工作。教练员在全面提高自身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吃苦精神、协作技巧,从而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
2013年我校参加了省、市、区组织的在各项比赛活动,既促进了训练又在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我校在参加球类比赛中获得东安区乒乓球比赛获女子第一名、在牡丹江市首届乒乓球比赛获女子第三名、男子第六名;女篮第一、男篮第四;女足第四、男足第六;女排第八、男排第九。在速滑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参加省传统校比赛,获团体第二名和道德风尚奖;在《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雪地足球对抗赛中,男子甲队、乙队均获区第二;牡丹江市校园足球比赛中,男子甲队、乙队、女队均进入半决赛。在2014年第56届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学生奋力拼搏,田径比赛成绩优异、小型项目比赛全部进入名次,比赛分数遥遥领先,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团体操表演800名学生个个朝气蓬勃,以激情完美的表演,让观众多次不由自主地送来赞叹和掌声,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风貌令全场观众震撼。
六、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标准
近些年,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肥胖儿童明显增多,遇到升旗仪式等团体活动时,经常有晕倒、呕吐等现象发生,春秋两季腮腺炎、水痘传染病流行。我校学生在大课间、体育课、小型项目练习、验收,运动会、课间活动、团体操排练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中,学生体质有明显改善,学生虚脱、生病现象明显减少。今年腮腺炎、水痘等流性传染病暴发期,我校学生没有一例感染病例。对于团体操排练,学校本着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宗旨,让三至六年级学生全员参加(身体特殊视情况给予调整)。在排练过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基本动作外,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行动、表扬进步,使许多学生通过团体操排练,增强了体质、增强了自信、增强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团体操表演时恰逢暴雨,800名学生在雨中用他们完美的表演和不怕风雨的状态,向人们诠释了一个个健康少年的意志品质。学生第二天只有六位学生发烧或咳嗦,但能够坚持上课。学生身体健康已达到很高的标准,这与我校体育工作的深入、扎实、多样化、规范化、科学化以及学生的全员参与密不可分。
经过几年的深入探索、研究、实践,我校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模式,为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标准,在今后的体育工作中,仍将继续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力度,继续完善现有体育规章、制度,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导向和保障作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健康少年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