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法规。我们提出了“以特色促发展,以发展树名校”的奋斗目标,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凝聚一切力量,为孩子发展服务,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学习
首先,加强体育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有关体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体育法》、《体育教学与研究》等等,并创造机会让体育教师外出听课、培训,了解新课程的理念;其次领导经常进行检查、督促,使工作做得更完善;再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理论知识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
二、教育教学工作
我校的体育教学开课率100%,体育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增设了乒乓球台,和综合体育器械。体育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体育专职教师能够按照体育标准认真教学,期初,我校的每位教师能制订好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能做到认认真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备课字迹工整,图文并茂,每学年能开展两次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共同提高,耐心细致地指导,对差生能用爱心去感化,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决心。
勤学——新课程标准为指针
现代社会对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正是应时代要求,全面阐述了体育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构建了新的体育目标体系,也使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再次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我们在开学前夕,组织全组教师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使老师们明确《体育课程标准》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明确所教学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的意图,做到教学伊始,整体把握,有的放矢。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贯彻、落实上教研组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用体育的意识,提高了我们的体育综合素养。
善思——课堂教学另辟蹊径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为使大家对更多的模式教学课进行更深入的研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我们凭借教师自主研发校本课程,“自主创新”课堂模式,精心设计,努力开设小操场体育教学新模式,提炼推敲出一个个独具年段特色的精彩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教学,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地将教师特长运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努力处理好培养创新意识与发展健康个性的关系。我们坚持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力争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受到全体老师的认可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实干——体育训练持之以恒
一学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训练体系,全组教师坚持长期带领学生进行田径、球类、小型项目运动队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做好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工作,使家长能够让学生训练,使学生能够安心训练,尽量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在体育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2014年牡丹江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十一名,全年竞赛总成绩第十名的好成绩。
阳光群体活动有声有色
体育组经常组织了各种各样的小型体育活动,做到比赛有计划、有总结。比赛项目有跳小绳比赛、踢毽子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踊跃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各班老师对这次活动也都十分的重视,赛前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因此比赛时十分激烈,更加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户外体育活动我们开展的也是红红火火,我们按照方案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系列冰雪活动。活动项目深受师生们的欢迎,师生的户外活动兴趣高涨,活动效果突出。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们体验到了冬季户外活动的乐趣,不仅强健了学生的体魄,而且磨练了学生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激励了学生在运动中奋进,在锻炼中成长。
我校在学期初,就全面启动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体育活动,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达标。在方案实施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为辅。让学生多练、多动、多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先后举办了田径选拔比赛,篮球选拔赛等小型多样运动会。同时开展了教工拔河比赛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活跃了教师身心,提高了身体素质。坚持以田径、篮球为传统项目的课余训练,做到四落实,保证训练质量,提高了学校运动队水平。以小型多样的乒乓球、篮球、棋类等为特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在2013年年4月,校篮球队在小学篮球赛取得第五名;5月学校乒乓球队在体育组老师带领下,参加了小学生乒乓球比赛获得男子团体第五名、女子甲组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5月学校亲子田径运动会在体育组和其他老师们不辞辛劳,积极组织全校各班学生,参加竞赛活动;使得运动会能够圆满成功。
于2014年11月6日利用大课间在操场举行了“冬季长跑”起跑仪式,使阳光体育的“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理念人人皆知。起跑仪式上,李校长向大家宣传了冬季长跑的意义,希望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积极投身到冬季长跑活动中,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并作了具体的工作布置和长跑安全教育。此外,学校还开展了跳绳、踢毽等系列冬季户外体育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学生参加冬季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对阳光体育冬季长跑、跳绳、踢毽等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和“优秀学生”进行了表彰。通过冬季户外体育活动,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了学生体质。冬季户外系列体育活动已经结束,但我校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会停止,我们将利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形式继续坚持带领学生每天积极锻炼一小时。
课间活动异彩纷呈
“大课间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和认可,齐上阵、一起抓,保证学生的锻炼时间。我校为让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落到实处,使他们增强了体质,缓解了学习疲劳,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并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分发向上精神的功能。全体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让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也得到全员教师的参与和各部门密切配合,保证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每个班级由班主任亲自组织有的开展跳绳比赛,有的在玩老鹰抓小鸡,有的在进行篮球游戏…….
据上级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好每学期的竞赛计划,并且能使计划落实到实处,把握好每次单项竞赛的年龄点。今年9月份月份举行了举行全校的广播操比赛,五月份举行了校田径单项比赛。十月开展跳绳比赛,每次比赛都有通知,报名单及具体要求,比赛结束后能及时总结,归纳。
在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同时,我们狠抓课间操,做操质量。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时间协助班主任抓广播操训练,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投入到课间操锻炼中来,并开展了广播操比赛,强身健体,达到了较好的锻炼效果。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面
一、积极宣传,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开学初,体育教师明确各年级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操作细则,并要求体育教师对各班进行《标准》的测试项目及锻炼方法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标准》实施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还把《标准》工作方案复印给各班,让学生了解测试达标要求来督促自已平时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
二、组织测试,保障安全
1、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排查,制订详细的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指导受试者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等。
2、对各年级的测试项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身高、体重为各年级的必测项目,其他年级进行了各自的测试项目为,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 。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态度端正,认真测试,各项测试成绩很正常。
三、数据整理上报
在测试全部结束后,利用计算机教师的空余时间对数据进行录入、录入之后体育教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
四、通过数据分析问题。
全校1523人参加了《标准》测试活动, 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体能素质下降。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全面下降。 除反映速度素质的 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2、肥胖学生增多,特别是低年级肥胖增长更快。
3、从坐位体前屈及格人数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待于提高。
4、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有下降趋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学生身体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和肺活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尤其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少。所带学校体育活动兴趣队学生不能得到保障,存在重重智育轻体育的严重现象。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带来的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业余训练常抓不懈,运动水平稳定发展
我校已有田径队三支、篮球队一支,田径队能坚持常年训练,有计划有出勤记载等。阶段训练后有成绩记载,有总结,便于发现问题,提高下一阶段的训练质量。在训练过程中体育教师从不叫苦,总是默默无闻地与运动员一起起早摸黑,在操场上挥着泪水和汗水,承受着喜悦和痛苦。苦尽甘来,每年的市中小学田径比赛中我校的运动会总能奋力拼搏,力保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们的体育教师体现了:1、奉献——每位体育教师都能够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坚持运动队训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体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及人格魅力。
2、互助——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助交流,取长补短、矫正疏漏,促进体育训练工作的良性循环。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体育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力争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