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保障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根据丹巴县教育局关于开展“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为主体的学生阳光文体活动,同时促进我校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在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为青少年学生健康和个性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和指导思想,确保“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全校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活动主题
和谐、健康、积极向上
三、活动目标和原则
1. 活动目标
(1)确保每一个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每个学生在一学年中至少学会1-2项体育锻炼方法。
(3)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身体素质。
(4)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率,发挥其使用效率。
2. 活动原则
(1)因校制宜:根据学校实际,采用不同的形式内容,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小型多样:制定适应我校实际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方式,逐渐完善,形成相对稳定的活动体系。
(3)关注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凸显学校特色。
(4)强调安全:活动必须严格保证安全第一,每次活动正副班主任必须认真组织。活动过程中,自始至终做好指导、保护和帮助工作。
四、活动方式
教师引导,家长配合监督,学生自主锻炼。
五、活动时间、内容
每天校园1小时阳光文体活动安排如下:
1、早操活动(8:40——9:00),每天早晨1、3、5为一、二、三年级,2、4、6为四、五、六年级。由值周教师组织学生跑早操。
2、课间20分钟(10:00——10:20),各科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眼保健操。
3、快乐课间活动(11:00——11:20)。值周教师、班主任及科任教师组织学生广播操、跳嘉绒锅庄舞、游戏活动(星期一、三、五为广播操,星期二、四、六跳嘉绒锅庄舞)。
4、午间活动活动(不少于40分钟)。体育组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篮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
5、体育活动课(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按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开展篮球、排球、足球、踢毽子、跳绳、仰卧起坐、掷实心球、投沙包、立定跳远、短跑、游戏等活动,掌握多项运动技能。
6、下午课外活动(不少于30分钟)其时间段集中在寄宿制学生晚饭后到晚自习开始前,由值周教师组织寄宿制学生开展跳锅庄、嘉绒民歌大家唱、大家跳等有益活动。
7、要求教师必须参加课间体育活动,和学生共同锻炼、共同活动,确保安全。
六、活动的组织实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落实“每天校园体育锻炼一小时”工作的领导。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协调、组织、监督和检查。本着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全面负责的精神,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作为一项全局性的教育工作来抓,充分落实。中路小学“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何 阳
副组长:陈娟、三兰初、刘礼洪、谭万嵩
组 员: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
2、将制定的方案在学校公示栏等显著位置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监督,保证“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的坚决落实。
3、加大对落实“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学校加大对落实“每天校园活动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保证开展体育活动场地器材设施的需要。同时,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发动广大师生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废旧利用,切实保证“每天校园体育活动一小时”的开展。
4、完善学校体育检查评估机制。建立“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制度,做到检查结果与教职工年度考核挂钩,与绩效奖励挂钩。
5、加强安全教育、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和班级要经常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活动时学校和教师要考虑到安全因素,防止课外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以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的开展。
6、每年下旬(11月至12月),开展以班级为单位,在学校开展比赛。设一些相关奖项,在教育局选派评委的领导下,完成量化考评。
丹巴县中路乡小学校
二〇一四年三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