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与艺术“2+1”项目实验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全面实施“体艺2+1”项目。通过“2+1项目”工程的实施,促进我校学校体育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推动我校新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师生共同参与喜爱的体艺活动搭建一个平台,从而建立更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实施思路:
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精神为指导,结合我校的实际,以建设有特色的体育、艺术教育课程为基础,逐渐形成具我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活动内容体系,形成我们学校的体育、艺术传统项目。确立体育、艺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为实施体艺“2+1”项目的核心,严格执行国家教学计划,排齐开足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严禁挤占音、体、美课程的时间;以下午的大课间为实施体艺“2+1”项目的重要途径,遵循学生的发展需要,提供丰富的项目选择菜单,定时、定点、定人,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以全校性的体育单项小竞赛、文艺汇演和体艺大展示活动等为实施体艺“2+1”项目有效平台,以赛促练,以练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艺素养。坚持全面参与和重点培训相结合,力争参与活动的覆盖率达100%。
三、实施规划:
1、建立以学校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项目认定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成员分工,责任到人,建立条线项目管理机制。
2、鼓励学生通过体育、艺术课程学习和学校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参加每天1小时活动、课外文体活动、社区文体活动及家庭教育等多种方式,获得项目认定。
3、加强学生体育、艺术素养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完善人格,提高能力。
4、规范学校体、艺课程的实施,加强体、艺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提高体艺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效;
3、尊重学生年龄、性别的差异,不同年级段设立相应的练习项目;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练习项目。
4、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力争学生参与率100%,体艺技能达标率达到90%以上。同时为提升学校知名度服务于市级比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乒乓球赛、篮球赛、美术绘画个人赛、音乐歌咏比赛等)发现一批有体艺特长的学生,提高他们的体艺素质和技能;为学校和个人获得荣誉。
四、组织领导及分工
1、为全面指导和管理我校体艺2+1项目的实施,根据我校现有的体、音、美的器材现状,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成立卢峰镇中体艺“2+1”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黄喜
副组长:张家清
成 员:阳建勇 唐昌友 杨刚 张英贵 程潘 舒利民 赵桂华 赵文湘 肖军 舒波
2、为有针对性的指导体、艺各项目的具体实施,培训组织教师的指导能力,成立卢峰镇中体艺2+1项目实施指导小组:
体育类别:
组 长:唐昌友
副组长:李成
成 员:刘新、刘士亮、肖军、舒杰、舒均碧、罗孝平
罗飞、田纪明、向长友
艺术类别:组 长:程潘
副组长:严婧
成 员: 曹熙、贺慧梅、向叶、刘秀华、李楚婕、石玉霞
3、为维护全校2+1项目开展的秩序,保证有序有效,成立体艺2+1项目实施督查组,在开展的时间里,巡视校园,做好记录,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反馈。
组 长: 阳建勇
副组长:赵文湘、舒利民
组 员: 舒晓青、奠自友、罗林、高心智、三位保安
五、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文体艺活动实施步骤:
1、开学前教务处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本校体艺2+1实施方案,提交校 领导班子讨论。
2、开学前两周内,班主任、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做好体艺2+1项目的选项工作,各年级的活动时间由教务处统一安排。
3、召开全校性的体艺2+1项目实施专题会,学习方案,交流意见,达成共识。
4、班主任进行组织学习和发动,并提出器材要求,教务处安排活动表格。
5、教务处把编好活动安排和活动计划发到班主任和组织教师手中,各教师制定好一学期的活动计划。
6、在体艺组的指导下,各班开展活动。
六、时间保证
利用音体美课堂时间及课间操、阳光体育活动时间予以时间上的保证。
六、组织教师职责:
1、组织教师主要任务是对体、艺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指导。
2、组织教师在学期初制定好一学期的活动计划。
3、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到岗,整队,进行点名,在规定的场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加强安全教育,过程做到规范、有序。
4、组织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练习指导,促进学生体艺技能的提高。
5、活动结束组织教师要进行整队,总结活动情况,安排有秩序退场。
6、组织教师要做好活动器材的安排,同时做好活动资料的整理。
七、活动项目:
1、体育类别: 篮 球 乒乓球 羽毛球 跳绳 跑步 跳远 跳高 投掷
2、艺术类别: 声乐 绘 画 舞 蹈 书 法
八、器材准备:
1、要求学生自备器材的项目,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做好工作,保证器材到位。
2、非自备器材根据需要,由项目实施指导小组协助计划,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后进行添置。
九、活动安全预案:
1、在活动时间里,学校门卫要把好关,禁止家长和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2、活动中,组织教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时刻关注学生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及时妥善处理偶发事件,重大事件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
3、为保证学生进场、退场及活动时的的安全班主任要时刻跟随,加强监督。
十、成绩认定:
1、认定方式。A、学生本人现场表演、创作和测试,按有关标准进行认定;B、凡参加校级以上艺、体类竞赛(含校级),获得前六名,或获得艺术类考级证书,或达到三级以上运动员等级的学生认定为优秀;C、凡参加市级以上教育、文体部门主办的文艺汇演、展览、展示活动,参加市级以上电视台、电台的专题活动,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美术、书法作品的学生如果能出具有效的参加证明,则认定该生为优秀;D、采取证书认定、测试与其它认定方式相结合的认定办法。
2、认定等级。认定分为优秀、合格两个等级。具体操作由各任课教师实施,分别由教务处牵头教研组长制定等级考核标准。
3、学生在获得“2+1项目”认定后,班主任要立即将该生的认定结果填写在学生本人学籍电子化管理档案和成长手册中。
4、学校每年要将全体学生“2+1项目”的结果整理汇总,存放归档,汇总上报工作由体育、艺术教师组长负责。
5、“2+1项目”实施工作所有的资料整理与管理由综合组负责,班主任协助。
6、每年学校将根据相关管理制度,对认真实施“2+1项目”工作的班级、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