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定中学“阳光体育活动”2014年度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确实落实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我校树立了“健康第一、学习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锻炼。 一、健全领导机构,高度重视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工作。 为了加强对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是: 组 长:校长林定金,全面负责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领导工作 副组长:副校长陆大平、赵国强、徐力、体育教研组长高华老师,协助校长做具体的工作 成员单位:政教处、教务处、体育组 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工作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之一。但是,从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运动素质速度、力量、耐力及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等生理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必须尽快遏制学生身体素质与生理机能的持续下降,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当前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因此,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定为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追求目标,将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素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教师和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同时,我们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网络等广泛深入的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观念,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学校内部协调一致 因为体育工作的群体性,学校各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政教处、教务处、体育组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的体育工作,学校各部门、各年级组及班主任由校长统一领导,班主任对落实本班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全权负责,同时学校加强了对班主任及热爱体育并且有专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此项工作中的作用。我校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方面都有自己的专长,他们能够在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参与其中并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体育教研组重点做好学生体育骨干的培训。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带领本班同学很好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并且在开学初作好体育课外活动计划的制定,场地器材的安检及活动的业务指导,以保证活动安全有序、有效地开展。通过协调,使此项工作能够上下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很好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四、落实到实处 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作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都要定时定点,学校的其它任何事情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学生锻炼的时间。 首先,保证课间操的质量。学校每天定时对课间操情况进行检查,每一周评选出一个或多个课间操优秀班级。 其次,抓好体育课教学。体育课的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关键一环,抓好体育课教学是抓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体育课的内容落实了,学校的体育工作才能更丰富的开展起来。 第三,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凡是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一课时左右的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必须要保证质量。 第四,课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第五,做好每天的眼保健操。 第六,定期开展大型运动会,组织各级各类体育活动。 五、落实经费,改善体育教师的待遇及体育活动器材的配备。 凡是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一课时体育活动的体育教师都计算工作量,同时,在改善活动内容器材的配备各方面我校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如购买杠铃,各种球类等,落实了必要的物质保障。我校投入体育经费,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在原有基础上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同时,我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体育园地,努力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 六、加强检查、严格管理制度 我校安排的体育锻炼时间,由政教处、教务处进行定期检查,建立检查和工作评比制度。我校把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纳入对班级的综合评比考核。同时,定期进行检查、整改。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工作落到实处。这样,就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七、活动效果及反思 在推进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的工作中,为了让任课教师能够认真地执行,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让家长放心,我们今后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 1、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但必需有组织、有管理 体育运动不同于学生自由地放松活动,应该是通过教师或体育骨干的引导,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学生参加具有一定强度与密度的肢体运动,或实践体育的过程。随着体育课改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相继加强了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不管采取哪种活动形式我们都要求各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管理。不能放任自流,不能出现安全隐患。 2、体育活动内容不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锻炼的动力,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有了动力学生才能玩得高兴,玩得尽情,玩得有成效。我们在推进落实课外活动一小时活动的过程中,不做秀,不摆花架子,根据学校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管活动的内容是什么,要求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人人都愿意参加,并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进而培养学生自觉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转变评价方法 传统的体育活动,如课间跑操,总是要求学生队列整齐、动作一致。但如果单从这一方面进行评价,刻意要求学生的动作规格,势必会给学生形成压力,带来负担,影响活动兴趣,反而降低活动效果。因此,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方法也应有所转变。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全员、全时参与,让学生的活动量得到保证。其次,应根据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健身是最基础的目的,因此,凡是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觉锻炼,增进身心健康的都是一项好的活动。 保障学生一小时体育锻炼,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实施的,只有调动学校所有的力量,才能更好的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泸定中学今天是这样做的,以后也将长期坚持下去并争取作得更好。 四川省泸定中学 2014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