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校在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9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年”、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活动,坚持“以训练为中心,以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办学宗旨,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开展学生体育工作。一年来,通过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百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活动,认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我校再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第十一届全运会人才输送突出贡献奖;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被中共江西省直属机关工委、江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第六届文明单位;被江西省体育局授予综治工作免检单位。特别在第十一届济南全运会上,由我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中,有12人进入前八名。其中我校98级中专生、2001级大专生杨文军获得男子单人500米划艇冠军,2001级大专生金紫薇获得女子赛艇双人双桨第二名、单人双桨第三名。由我校教练员训练多年的高玉兰获得女子赛艇四人双桨冠军,何汉斌获得羽毛球混双冠军,范阿文获得男子古典式摔跤55公斤级季军,陶宇佳获得女子100米季军。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在新一轮周期里,我校运动班的学生参加全国各项目年龄组少儿比赛共获得金牌22枚,银牌25枚,铜牌24枚,5次打破同年龄组全国纪录。获青年锦标赛银牌1枚,青年奥运会选拔赛银牌1枚,成年锦标赛银牌1枚。我校大专班学生参加了北京“浩沙杯”全国万人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大赛总决赛,获得健身俱乐部组三级一等奖,五级一等奖。在“国际丽人雪域风情选拔赛”(上海赛区),获得个人第二名和第五名,在“国际丽人雪域风情总决赛”(西藏),获得个人第三名、第五名以及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上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们,进一步激发和增强了我们抓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强制度建设
学校体育工作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窗口。我校领导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体育工作会议,研究学校体育工作,制定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专项计划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的安排。制定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制度、运动训练制度、运动员管理办法、体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试行办法以及体育竞赛奖励方案等多项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科室各部门及时沟通交流、及时反馈评价、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体育工作落到实处,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在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同时,也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面向全体”的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宗旨,从学校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体育资源,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切实落实和加强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营造浓厚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健身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三、加大投入,配齐体育器材,确保各项体育活动有序开展
为了确保各项体育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学校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争取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学校每年都拨出专项经费,购置体育运动器材。如:购置了长、短跳绳、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瑜伽垫健身球、沙滩排球和多人站式综合训练器等运动器材,并将所有体育器材登记造册。学校还加强对体育器材的安全管理,由专人负责、保管,出借登记及时归还,做到年年有投入、逐年有增加,努力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各项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1)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管理工作,始终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未成年学生的工作管理制度和机制。同时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促进业务水平、工作方法的提高,要求广大教职员工要爱护学生,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
(2)我校通过校园橱窗、广播、宣传横幅和标语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宣传我校培养输送的全运会冠军杨文军、高玉兰、何汉斌为省争光、为国争光的先进事迹。教育广大师生员工,学习体育健儿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勇攀高峰的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友爱、同心协力的集体主义精神,把中华体育精神转化为训练、学习的动力,进一步促进学校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
(3)努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政工队伍。我校坚持每周五下午班主任、教练员、学生管理人员例会制度,总结一周学生训练、学习情况,充分调动教练员、班主任的积极性,发挥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认真细致地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4)通过德育课和主题班会、讲座、每周一升国旗仪式、“五星公民”评选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以及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通过邀请法律专家给学生上普法知识课,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特别是加强学生宿舍楼管理工作。学校始终把训练、教学、学生管理放在第一位。坚持校领导、科级干部、教练员、班主任晚查房制度,严格管理,狠抓落实,派专人对学生宿舍楼进行24小时值班,防止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加强学生文明行为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6)切实做好预防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全体师生员工人生安全。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和省体育局关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文件精神,我校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精心部署,广泛宣传,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实施方案,建立了相关制度,采取了有力措施,确保了预防甲型H1N1流感工作落到实处。
2010年,我校将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和省委9号文件精神,正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这一办学宗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实现江西体育事业新跨越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