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体质变化趋势
1、西格办小学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状态发展平稳,三年相关的数据值变化不大。将数据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P>0.05,数据无显著差异性。
2、在协调性项目和力量性项目上,男女生相差较大。协调性项目上女生成绩好于男生;力量项目上男生成绩好于女生。
3、由于2014年测试项目与2012、2013年的测试项目有所不同,导致数据不齐,无法对比。学校将按照西藏自治区教育厅的要求统一测试项目,为今后的学生体质健康状态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
二、学校工作经验
1、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从学期初开始,利用升国旗、课间操、广播站和板报形式对《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成立了我校《标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邱衍农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冷孝勇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各班班主任、体育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同时拟定了《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
2、转变教育观念,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校长作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第一责任人,要督促并协调各科教师的家庭作业量。学生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合理安排和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
3、提倡余暇体育运动。提倡余暇体育的意义在于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融入到第二、第三课堂,跨越学校体育教育的区域和时空界限,形成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一体化。对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其体育素养;奠定终身体育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4、体育与卫生相结合,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与卫生息息相关,卫生是增强体质的外因,体育锻炼则是增强体质的内因,锻炼身体不注意卫生,不仅不能增强体质,反而损害身体健康。
三、工作措施
1、早操:各班学生于每天早读课前,组织出操20分钟,活动内容为队列队形操练、跑步。
2、课间操:每天早上第二节课后和,全校统一安排20分钟学生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为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和队列训练。下午第一节课后,统一安排眼保健操。此工作班主任老师和体育老师组织实施。
3、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校场地实际,安排各班级参加一个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多样化教材,此工作由体育组教师、各班班主任和班委组织实施。
4、体育课: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要根据学校实际,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5、体育比赛:学校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校运会、趣味比赛等体育活动。
6、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提倡“健康体育”“快乐体育”教学。对体育项目、内容进行选项、分项,增加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