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海,我的家

改革开放30年来青海面貌的巨大变化点滴感想

“我的家高得很,我的家远得很,人都说这里荒凉得很,可我们偏偏是青海人。不是我不知风沙的苦,走遍了天涯还是青海亲。因为我在这里洒下过泪,因为我在这里掏出过心。泪水都变做了江河水,剩下颗心儿变做莽昆仑••••••” 这首耳熟能详、优美动听的歌曲曾牵动了无数高原人的心,正如歌词中所言,青海高寒缺氧、人烟稀少,“荒凉得很”;又因以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导致经济文化滞后,“穷得很”。而我,正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又高又远、又穷又偏的地方,但在我的眼中,这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那么可爱;在我的心目中,青海永远是一方净土。青海的水土养育了我整整四十年,家乡的兴盛、家乡的变化始终是我的最牵挂。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历经六十年的风霜雪雨之后,凭六十年的蕴涵和积淀,以六十年的扬弃和继承,聚集了当今世界上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以坦荡豁达的气度和深邃睿智的目光正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八大”的劲风中,新一代的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辉煌。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政府把改变藏区牧民生活和生产条件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政策支撑和资金投入加大对藏区扶持力度。现在藏区不少牧民年均收入已经远远高于农业区农民的收入,藏区牧民的吃、穿、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上定居生活的牧民在青海省已达80%,城乡各族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跨越。我的家乡已不再贫穷,美丽的青海犹如新生婴儿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我们青海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开展,使得我省这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的各族群众更加团结和谐;社会救助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城市和农牧区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看病难”问题进一步得到解决;“两免一补”,使广大农牧民家庭的孩子都能迈进校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少生快富的甜头;近几年以西宁为龙头开展创建文明城区、平安家庭、国家卫生城市等一系列建设活动, 如火如荼,为构建和谐青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已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环境污染期限治理、施行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和沙漠土地防治、能源建设等生态保护工作成效日益显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已得到了极大改善。家乡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百业兴旺,为自己能生在青海,长在青海而倍感幸福自豪。 近年来,我省领导就青海的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经过全面细致地分析研究,制定了相关政策等等。那么,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美好生活就可以全部归功于这些领导吗?不言而喻,这一切和领导与群众之间上下齐心、紧密配合,与各民族之间精诚团结、艰苦奋斗是分不开的。在我们青海这块有着悠久历史的土地上,有35个民族在这里繁衍、耕作,他们勤劳善良、和衷共济、无私奉献,他们的汗水挥洒在72.12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默默无闻地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他们是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坚强后盾。我欣喜地看到,我们青海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格外灿烂! 近几年来,不断打造推出的“青海湖”、“三江源”、“中国夏都”、“青藏铁路”、“高原郁金香”等旅游宣传品牌,扩大了青海的开放度和美誉度,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青海由于区位上深居内陆,经济上尚欠发达,开发上相对滞后,要改变这种现状,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统领,在党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我们基层干部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农村社区资源,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齐心协力将青海的河湟文化、青海湖文化、三江源文化、昆仑文化、热贡文化以及格萨尔文化等推向全国甚至全球,让全世界的人民认识青海,了解青海,关注青海,共同享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遗留的这朵朵瑰丽的奇葩! 历史是一条无始无终的河流,浪潮汹涌、奔腾向前……我相信,我的家乡--美丽如画的青海,前景将更加光辉灿烂…… 塘格木镇寄宿制小学 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