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年学校体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健康第一,”要求,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紧紧围绕“品质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作为实施“品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中学阶段课程改革,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树立新的课程价值观,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争创本学科的特色,形成体育教研组的多元化的风格。在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为目的的背景下,加强体育教育科研力度,发挥青年教师作用,促进校与校间的合作与交流,用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来构建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框架,从而使体育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目标: 1、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提高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效益。 2、转变观念,深入学习,解读并实践新课程,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3、以体育课堂为主阵地,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切实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同时充分运用各种器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继续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上好体育课,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运动水平,并培养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 5、建立和健全教师的使用体育专用教室的制度,提高体育室的使用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使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6、重点抓住体育课的常规教学,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7、多学习、多研究、多探讨,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8、多看、多学、多写、多交流,提高科研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重视组内交流与研究。 9、进一步梳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经验,形成新的教育质量观、新的评价观,全面提高教师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的能力,加强实践研究,采用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与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品质。 三、具体措施: (一)认真学习: 1、开学初学习体育新课程标准,熟悉分年级要求,制定详细而又可行性较强的教学计划。 2、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校本教研建设”为契机,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研究一些课例,促进教研组成员的教研水平。注重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3、针对教师基本功学习,能针对自己的学科特点进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运用的尝试与学习。 4、结合校本教研建设,认真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实践敢于创新。备课中认真钻研教材,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5、加强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学习先进教师的事迹,重视师德思想教育。 (二)努力研究: 1、认真按要求备好每堂课;注重在课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我们的课更加生动、新颖、富有时代气息。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可行,方法新颖。同时注重在课中体现“探究性学习”之处做好记号,并写上自己的设计意图,写好反思,针对自己的教学及时改进。 2、认真上好校本研究课和教研课。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群出群力,针对本学期的指导思想,要求能在课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愉快、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体育鉴赏的能力。 3、研究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三)自觉进修: 1、认真完成个人的进修计划,积极参加各类学习,自觉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外出听课的机会,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写下听后感,听后感有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也有自己对这堂课的正确评价,能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3、继续严格进行自己的基本功训练。 (五)其他工作: 1、重视教学资料的积累,妥善保管器材、仪器、设备。期末前一篇有质量的专题小结。 2、认真带教见习教师,帮助他们尽快掌握体育教学的相关内容与要求。 3、配合学校各部门做好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