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直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小组: 组 长:葛 刚 副组长:徐明莉 组 员:教导处人员、全体体育教师、微机老师及各年级班主任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体育教师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班主任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阶段、小学三、四年级为一阶段、小学五年级为一阶段。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400米跑(或50米X8)。 三、测试与登记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由学校自行组织。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因病或残疾不能参加全部或部分项目测试,无法进行评分和等级评定的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学校审批后方可免予执行。但能参加测试的项目仍需测试记录,可不作为评价等级依据。免予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评价等级为及格。 4、因病临时不能参加测试的学生经校医证明,体育教师核准,可不参加本次测试,但须进行补测。 5、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者,则学年评定等级为不及格。 6、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7、学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各学校汇总上报上级部门,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 8、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有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四、数据收集与整理上报 1、数据收集整理以班为单位建立学生档案。 2、及时分析和保存数据,掌握各阶段教学环节过程中矛盾的特殊与规律性,不断纠正和改变学生体育教育中的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3、依据教育局建议于指定时间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报测试结果 五、测试安排 1、测试时间:9月中旬——10月中旬 2、测试场地安排:操场和博艺楼一楼前厅 3、测试过程的组织:由班主任带队,有序进入测试场地,按性别分组逐一测试。 4、测试成绩登记:使用智能化管理软件(系统),导入软件,由软件自动评分评价。 5、评价与反馈:每个学生的每一项测试指标的评价等级、得分、总分等记入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手册,并及时把学生体质健康情况反馈学生本人和家长。 六、安全措施 1、对日常锻炼提出安全要求,防止伤病发生。 2、测试前检查场地、器材等是否符合要求。 3、教育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